把牢“三关”聚合乡村振兴新动能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井镇 王澍

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全国累计选派驻村第一书记51.8万名,加上驻村干部累计300多万名,他们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斗在战贫困、奔小康的第一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眼下,全国各地又有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响应号召、牢记嘱托,奔赴各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乡村振兴注入朝气蓬勃的能量。充分发挥“新能量”,必须扎实做好第一书记管理工作,让第一书记与乡村紧紧聚合,促使其扛起职责使命,团结带领群众接续奋斗,在乡村持续发光,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严把“政治关”,一鼓作气谱新篇。驻村第一书记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其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选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不仅要求具备过硬工作能力、巧妙工作方法,吃苦耐劳、勇于担当,更要严把“政治关”,把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科学合理地设置第一书记培训和考核工作,引导第一书记以“用美好青春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同志为榜样,激励他们见贤思齐、奋发有为,筑牢思想根基,坚守信仰定力,激荡精神涟漪,在乡村振兴这个广阔的舞台上,用心用情用力,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岗位工作中去,深入到群众当中,了解群众之需,融入群众,扎扎实实为村民办实事,一鼓作气谱新篇,以优异的成绩为驻村工作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聚焦“产业关”,一门心思抓发展。产业兴则百业兴,只有产业兴旺,乡村才能繁荣兴盛,才能聚集人气,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农村自身产业发展相对城市依然滞后,逐渐成为阻碍乡村振兴的“瓶颈”,究其原因是大部分乡村仍仅仅搞单一的农业种植,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带动能力有限,农民收入也比较低。各级组织部门应开展“双招双引”等多项举措,为第一书记搭建产业项目平台,助力第一书记把这个“瓶颈”转变为“抓手”,牢牢抓住产业振兴这根“线”,对乡村的脉络进行梳理,根据本地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突出自身特色资源优势,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以产业融合增强乡村产业发展聚合力,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让农民不但有活干,更有钱赚,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稳住“衔接关”,一张蓝图绘到底。把第一书记身上朝气蓬勃的能量有效注入乡村,既需要第一书记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也要保持第一书记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从现实看,在村里开拓一项事业取得一定成效,往往需要耗时数年付出大量精力,如果第一书记更换过勤,难免会导致乡村产业发展缺乏连续性,甚至出现一些项目半途而废的情况。因此,第一书记不仅要派下去,更要稳定下来扎下“根”,切不可频繁更换。同时,注重做好新老第一书记交接工作,如组织新老选派干部座谈会;在新选派干部到职后,建立一批选派干部、镇包村干部与该村选派干部定期联系机制,多措并举,让选派干部更快更好解村情村况,有序衔接、平稳过渡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振兴的“蓝图规划”变为美丽的“现实画卷”。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1-30
下一篇 2022-01-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