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心”做好走访慰问

贵州省黎平县龙形街道党工委 周昌英

年终岁末,各地陆续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群众活动,这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践初心的有效举措。然而,有些地方出现“变质”的“走访慰问”。他们与慰问对象握个手、问几句、拍个照就匆匆走人,让走访变成了“走过场”,这不仅让走访慰问的效果大打折扣,还“切断”了与群众的“连心带”,影响干群关系。因此,要摒弃“走过场”式慰问,用心用情,身至心入,才能做好走访慰问工作。

要“尽心”在精准上下功夫,确保慰问对象“慰”得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走访慰问要将温暖送到群众的心中,就必须真正走到群众中去。真正慰问是“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要坚决杜绝“轮流坐庄”“吃大锅饭”“人情慰问”“关系慰问”等现象。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坚决摒除平均主义、关系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做法,要通过访穷问计,因户施策制定科学严谨、公正公平的标准。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工作方针,在做到具体分析、充分论证并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真正把“慰问”的调研“法宝”用好,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让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众及时享受到岁末的“阳光雨露”,使走访慰问工作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要“诚心”在务实上下功夫,确保慰问方式“不走过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走访慰问是一项暖心之举,但在具体执行中,一些地方也存在盆景式走访、借机走秀、“走过场”等违背初衷的不良现象。形式主义走访是注定要被群众所诟病的,这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在开展走访慰问时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听民意,察民情,耐心倾听诉说,让他们打开“话匣子”,唠出“知心嗑”。同时措施要务实,不能只有“米、油、面”老三样,要根据慰问对象经济、健康、情感等不同需求,采取送钱送物、代理服务、亲情连线等有针对性的慰问措施,让慰问对象真切感受到组织关怀,起到“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

要“真心”在细节上下功夫,提升慰问“温度”。走访慰问并不是要讲排场、搞阵势、送礼品,“一走了之”,而是要在“访”和“问”上下功夫,要怀着一颗真心,带着一份真情,将温暖送到党员群众的心坎上,像走“亲戚”、访“家人”那样,既要“慰”也要“问”。“大爱至简”,往往最简单的动作和言语最能打动人心,各级党员干部要秉着人民至上的公仆情怀。改掉“官腔话”,学会说“土话”,运用群众听得懂的方言俚语,和他们拉拉家常,掏掏心窝,要躬下身子“听一听”党员故事、百姓诉求、群众期望;“看一看”群众生活环境、精神面貌、身体状况;“问一问”群众在乎的、关切的、需要的;“想一想”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怎么做好”,从走访中找准工作指向标和落脚点,让走访慰问活动成为凝聚人心的暖心工程。

数九添寒意,慰问暖人心。党员干部只有用对党和人民的赤诚之心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亲切关怀,才能架起与群众的“连心桥”,才能顺利实现乡村振兴大业。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1-31
下一篇 2022-01-3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