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人才船”驶向乡村振兴“新征程”

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中和镇 张春花

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千秋伟业,人才为先。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长河中,不乏人才建设的身影;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更需要人才沉入基层,为社会发展“松土育肥”。要在识才、爱才、聚才、用才上下足功夫,把人才用到合适位置,将人才队伍凝聚壮大,向乡村源源不断输入“鲜血”,绘制美好“乡村振兴图”。

深耕基层“沃土”挑伯乐之责。“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各级领导要自觉挑起做“伯乐”的担子,重学历更重能力,重文凭更重技能,面对广袤的乡村大地,要勤于发掘人才,让有能力有水平的人才脱颖而出用到实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不仅需要高层次人才,更需要“接地气”人才。围绕乡村振兴工作,挑出精于乡村工作、熟悉乡村工作的人才,因地制宜、因材施策,将乡村振兴工作切实开展、实在建设。勤于发掘本土人才,用好乡村“土专家”“致富人”“带头人”,为群众传经送宝,激活群众干事创业激情;善于发现干部队伍人才,巧用乡村振兴“第一书记”“领创人”“工作队长”,将政策资源与乡村发展实际衔接,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精准引进“对口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技术能源,力争实现“四化”。

立足长远“蓝图”才用得其所。“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将人才用在适合的位置,能够释放人才的最大效能,为社会创造最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慧眼识才是大本事,用好人才更是大学问,对于什么样的人才,要放到什么样的位置上去,领导心中要有一块明镜。不能把辛辛苦苦发掘出的人才、不远万里引来的人才,做的是与之不相符合的工作,不能让喂马的师傅去种果树,也不能让教书的先生去医人。要将人才归类管理,精准发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伟大事业。

优化引凤“梧桐”苦留才之心。“良禽择木而栖,良才择主而事。”人才要留下来,不能仅靠情怀,在情怀基础上更要营造出良好事业氛围和扎实事业基础。“疑人不用,疑人不用”,在乡村振兴中,要让各类人才发挥才能,干事创业勇于挑战新事物、新事业,敢于试错不纠;更要加大对人才的关心关爱力度,对事业进程时时关注,对人才发展事事关心,让本土人才受到关注,让干部队伍人才得到发展,让择梧而栖的人才无后顾之忧;不断健全完善人才使用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松绑人才发展束缚,激励人才奋勇前进,为人才撑腰鼓劲,让人才留下来、沉下来、立起来,源源不断为乡村振兴事业输送能量。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