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一勋章”中感悟“四种力量”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斑竹园镇人民政府 周华玲 任晓龙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指出,“七一勋章”获得者都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他们的精神可追可及。党员干部应从功勋党员的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砥砺奋进、续写荣光。

感悟信仰力量,淬炼“愿得此身长报国”的赤胆忠心。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入了迷,错将墨汁当红糖蘸着吃,品出了真理的甘甜;长征路上卢进勇从无名战士手中接过党证中夹着的七根火柴,感到了理想的炽热。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年仅14岁的马毛姐顶着枪林弹雨横渡长江时,一定和运送的解放军战士一样胸怀民族解放的坚定信仰,才能如此英勇无畏、义无反顾。信仰是长明灯,它能在黑暗中照亮前进之路;信仰是压舱石,它能让思想在各种诱惑和考验前不偏不倚。党员干部要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用清醒的头脑和坚决的行动履行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

感悟情感力量,浓厚“洒向千峰秋叶丹”的为民情怀。从“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女红军到“手上缠满胶布,也要点亮贫困山区女孩梦想”的张桂梅,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到“殚精竭虑终不悔,留得馨香在人间”的黄文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人民群众是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做工作要像鱼游于水,真正把自己融进去,切身体会群众的安危冷暖、急难愁盼,将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要从内心保持对群众的尊重和敬畏,真正把群众当作工作成效的“阅卷人”,在增进人民福祉中永葆公仆本色。

感悟责任力量,强化“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使命担当。“当代愚公”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生命渠”;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石光银,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艾爱国,在焊工岗位奉献50多年;“医者仁心照昆仑”的吴天一,80多岁高龄仍带着心脏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开展科研工作。这些名字之所以光芒四射,正因为他们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党员干部肩负职责使命,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矛盾困难面前保持逢山开路的闯劲、精益求精的钻劲和滴水穿石的韧劲;要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和历史担当,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感悟人格力量,培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道德风范。党章总纲中指出:“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无论是曾经的战斗英雄、领导干部,还是现任的中学校长、科研工作者,他们从未以功臣自居,而是始终保持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光荣传统,一言一行中透着平和朴素的气质,让人肃然起敬。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在“刀刃向内”中自我净化、自我革新,是共产党人用人格力量赢得民心的关键所在。党员干部手握公权力,要以“检身若不及”的心态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养浩然正气,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在群众中树立屹立不倒的光辉形象。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