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党建促发展 让更多脱贫村上演“变形记”

四川省合江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王安领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具体从八个方面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意见和举措,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正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着力解决农村“有村无人”“有人无地”“有地无资”的老大难问题,让更多脱贫村去旧貌、换新颜。

解决“人”的难题,让“老”山村焕发出“新”活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但年轻劳动力流失、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专业技术人才缺失等发展短板还普遍存在。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软实力”和“硬支撑”,必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让乡村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脱贫村要致力优化队伍结构,吸纳基层选调生、驻村工作队和年轻党员干部等新鲜血液;坚持“外引内掘”两手硬,对外吸引优秀大学生和返乡创业人员,对内发掘本地“土专家”“田秀才”;因地制宜探索网格化管理方法,村社干部、党员主动变成“推销员”和“技术员”;定期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地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总之,唯有解决“乡村留人难”的问题,才能让脱贫村不再因“人才荒”而犯难。

盘活“地”的优势,将“死”资源变成了“活”宝贝。由于土地分散,再加上撂荒现象普遍,传统农业脱贫村“手里有地不会用”是制约其“资源难开发、企业难引进、三产难发展”的重要因素,村一级在土地整理开发方面普遍能力不足,办法不多,土地浪费严重,“散、乱、空”现象突出,空守着绿水青山,却变不成金山银山。近年来,各地脱贫村纷纷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将原本零星的土地集中连片规划整理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将多年的“撂荒地”通过村集体统一流转给企业搞发展,发展独具地方特色的特色产业,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总之,唯有克服“有地不会用”的困难,才能让脱贫村不再因“土地荒”而犯难。

突破“钱”的制约,把“小”产业做成了“大”文章。产业兴旺既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支撑乡村振兴的源头。近年来,各省地方政府积极搭建“百村引百企·党建促振兴”等招商引资平台,让“有地无资”的乡村和“有资无地”企业强强联合,助推乡村特色产业蓬勃发展。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产业发展“抓大不放小”的思路,既要吸引企业入驻壮大集体经济,建立“农户+村集体+公司”的利益联结机制,取得“农户流转土地得租金、村集体入股得分红、公司投资得利润”的三赢局面;也要鼓励乡村能人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带动更多老百姓干事创业激发内生动力;更要积极发挥乡村优势争取项目资金和惠民政策,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宽松的创业环境和政策资金支持。总之,唯有打破“有地无资”的镣铐,才能让脱贫村不再因“资金荒”而犯难。

国家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2.8万个脱贫村是重要焦点,必须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着眼解决“人才、土地、资金”的问题,让更多脱贫村苏醒、换装、变身。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4-18
下一篇 2022-04-18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