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基层工作变成“配合演出”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行政审批局 喻靖婷

“我们也知道,这项工作做了,不一定有效果,但不做,可能被追责,所以‘规定动作’一定要做到。”这可能是基层干部时常听到的一句话。随着基层治理越发规范和精细,一些地方在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同时,还提出了过程导向。结果与过程,本该相辅相成,为基层工作提供良好遵循。然而,近日《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基层治理实践中,由于过度强调其中一方,反而互相干扰,导致“唯过程”“唯结果”虚风渐长。上级推进工作不从实际出发,基层明知不可行,却只得以“干过了”的形式应付了事,一些基层工作变成上下“配合演出”。

“唯过程”只讲过程,事无巨细都要过问,容易导致“目标置换”、舍本逐末,给基层增负增压,过度重视痕迹管理,看似经验材料丰富、成果丰硕,实际上并未解决真正问题,最终可能形成低效甚至无效治理的后果。“唯结果”只问结果,任务清单层层加码,不出政策、不给资源、不提方法,会让过程变得不可控,甚至走形变样,尤其当结果仅靠基层努力难以改变的时候,可能出现应付、造假等现象。最终让一些基层工作,变成“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导致“灰犀牛”风险在基层扩散。例如,北方一山区市领导要求推广平坦地区乡村办澡堂的做法,乡镇干部明知不可行,但上面有要求不能不听,于是开会、调研、选址,程序全部走一遍,实际什么工作也不干,最后多汇报几次困难就不了了之。有“痕迹”而无“实绩”,一场上级写“剧本”,基层变“演员”的戏码悄然上演。

“唯过程”“唯结果”虚风之所以盛行,基层和上级之间权责倒挂是一个重要原因,背后还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相互交织,其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要遏制“唯过程”“唯结果”虚风,不让基层工作变成一场场心照不宣的“配合演出”,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完善相关制度举措,用好实事求是这个“传家宝”。

制定政策目标要务实。上级部门应深入基层调研,全面了解工作现实情况,再结合实际制定目标,确保上下职责分明,避免贪大求洋,给基层留出一定空间,让基层干部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同时,要聚焦关键问题,抓住工作重点,分类施策,合理地“抓大放小”,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让基层干部从一些繁琐、无畏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工作落实上、把心思放在为民办事上,真正脚沾泥土、头带汗珠,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基层工作真正惠及人民群众。

优化过程导向要务实。一是要强化过程中的检查,改变凡事看材料的状况,避免过度留痕,工作检查做到脚步往下沉,而非材料向上递,深入基层多提方法、多讲建议,实实在在解决问题;二是要探索更合理的考核制度,不唯过程、不唯结果,加强实地督导,注重一线考核,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找准关键、直击痛点;三是要合理问责,上级部门不能事后一味地倒查追责,而要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给基层干部减负松绑,最大程度地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基层变成协同发力的实干舞台。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7-05
下一篇 2022-07-05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