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

从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伟大历程看,明确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并紧紧围绕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一以贯之的一条重要经验。今天我们之所以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也是由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将社会主要矛盾调整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那个时候,大家关心的,是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这些基本问题,是“有和无”的矛盾。因此,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阶段,需要通过经济高速增长解决社会主要矛盾。邓小平当年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1992年南巡讲话,他还提到,“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2017年,党的十九大再次调整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矛盾下,大家关心的不再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是“好和坏”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现在时代变化了,老百姓的需求升级了,我们也必须顺应这一趋势,把经济工作的导向由高速度转移到高质量上来,通过高质量发展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你看这些重大判断的背后,其实有着充分的理论支撑。

现在首要任务已经很明确了,那在实践中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呢?党的二十大报告已经给出了答案,作出了系统的工作部署。

当然,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当前,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可以说已经形成了共识。但要把理念转化为行动,还需要体制机制变革。现在来看,在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我们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去年,我参观了一家初创企业,他们利用大数据模拟自动驾驶的各种复杂场景,然后提供一套数字化、自动化解决方案。像所有企业一样,发展初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他们也遇到了许多企业都面临的系统性融资难题。

在我国的融资结构中,长期以来以银行贷款为主。这些年,像股权等直接融资的比重确实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到2021年年底,直接融资占全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也只有31.5%。这意味着,大量的企业仍然要依赖银行贷款体系。可是,想要在银行拿到贷款,企业既要有盈利记录,又要有足额的资产抵押。

这家初创公司,在前几年投入了大量资金拓展市场,账面还没有盈利记录。公司的核心资产有两类:一是海量数据,数据足够多才能更好地模拟真实路况;二是出色的数据工程师——清一色的年轻人,平均年龄才28岁——他们提供模型和算法。你看这类企业,它符合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公司的资产,也是很优质的吧?但是他们提供的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案”,是一行一行的“代码”,没办法抵押。公司也不能将数据和工程师抵押给银行。显然,银行贷款体系难以支撑这类企业的融资需求。而这类融资需求,当下又是非常普遍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企业融资和资本市场遇到的问题,只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的一个缩影。但它的启示却具有普遍意义: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光有市场体制还不够,还需要解决“有为政府”自身面临的一些难题。目前,我国98%以上的商品价格,已经可以由市场来决定,但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近年来,中央从顶层设计出发,建立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公平竞争审查的对象并不是企业,而是“刀刃向内”——主要针对政府和行政机关。清理废除那些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创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才能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我们相信,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合力下,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必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竹林求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13085.html

(0)
上一篇 2023-03-21
下一篇 2023-03-2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