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民营经济信心 砥砺前行再谱新篇

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出席记者会时强调,“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长久之策,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是两会期间热议的话题。提到中国的民营经济,就不得不提到“56789”这组数字。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此外,民营企业还是进出口、投资的主力军,民营经济在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受到疫情影响,加之收缩性政策引发的民营经济“退场”论,过去几年的民间投资下滑明显。当下,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

首先要建章立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在规则范围内,民营经济具有非常强的自我驱动能力,因此加强法律保障是提振民营经济信心的基础。在发展民营经济这个问题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一直是非常明确的,但由于各地情况不同,且助企纾困政策是在持续完善的过程中,个别政策细节的不连贯性,再加上企业没有及时摸清政策变化,导致小部分企业利益暂时受损。因此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提就是加强法律保障,避免出现政策规定法治保障刚性不强、权威性不够、连贯性不足的问题。此外,还需要重视产权政策的健全,尤其是股权和知识产权相关政策。

其次要主动服务,加强政策指引和跟踪服务。民营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但无论环境如何,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资源链接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起关键作用。政府针对某些行业释放的积极信号可以引领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相关信息和政策的公布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在基层,企业是带着政府“跑”的,企业反映最新的市场变化、行业现状、企业发展中的困境等情况,基层政府再据此寻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基层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提升服务质效,还需要更高层级的统筹谋划和方式方法上的积极探索。

最后要整合资源,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开放且先进的平台能够激发出民营经济无限的生机和创造力,有助于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一是支持民营企业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继续放宽社会事业和金融服务业等市场准入、废除招投标隐性壁垒,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市政、交通、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补短板范畴建立。二是支持民营企业融入科研+政学研产用一体化平台建设,在科研和人才方面相互赋能。三是支持更多民营企业加入国企混改,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也有助于国企资产结构的不断优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836,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15892.html

(0)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