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 ——《长安三万里》:一部打破时空的古诗对话

当前暑期档电影可谓是百家争鸣,其中有这么一部电影另辟蹊径,成功激活了观众的文化DNA,让追寻传统文化成为风潮,它便是《长安三万里》。影片中古典诗词的浪漫与瑰丽的画面交相辉映,让根植于每个国人内心的诗词情怀再度澎湃。上映10天票房便突破7亿元大关,豆瓣更是38万人给出8.3评分。一句“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在这个夏天打破了古诗对话的时空,再现了一场生动的“诗友会”。

“长安”,故事背景设定在了古代中国的长安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成为整个故事的舞台。长安作为盛唐的都城,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电影通过细腻的画面和精心的场景布置,将恢弘盛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懂了什么叫“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长安三万里》诵的是诗,讲的却是长安和那个时代。影片没有拘泥于古诗本身,而是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元素,通过高适和李白这对友人各自不同的际遇,展现了唐朝的兴衰。用优秀文化为现代动漫赋能,对历史文化进行了还原和传承,激发了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三万里”,电影中的三万里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代表着大唐江山的广阔和壮丽,也代表着李白等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而在这里,我更想把三万里看成是国漫的崛起历程。国漫作为中国动漫产业的代表,曾经长期处于国外动漫的阴影之下。自 2015 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面世后,“国漫崛起 ”这个词,似乎逐渐从口号变为一场属于中国动画创作者的征途,而今,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长安三万里》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国漫的实力和潜力。这部电影通过精美的画面、深入的剧情和真实的表达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它不仅向国内观众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口碑和认可。这对于国漫的崛起,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片还带给我们书本之外的思考。看电影前,观众难免对杜甫、高适、李白等人有诗圣、边塞诗人、谪仙人等刻板印象。而《长安三万里》恰恰展示了教科书之外的多面性:杜甫幼年时期活泼可爱,青年时期朝气蓬勃;高适除了提笔能写诗,也凭着高家枪法驰骋沙场;而李白,除了鲜衣怒马、仗剑天涯,也有入世的曲折、出世的无奈和暮年的颓唐……

我们喜欢唐代,也喜欢李白,但我们了解、喜爱的不能仅仅是片面、扁形的朝代和人物,更要了解一个有血有肉、立体生动的全貌。

当李白、高适、杜甫相继去世后,那一个属于诗的盛唐也落下了帷幕。但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会一直活在我们心里,一如盛唐,一如令我们魂牵梦萦的那些梦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李梦乔乔乔,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40835.html

(0)
上一篇 2023-09-01
下一篇 2023-09-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