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人民至上 服务人民生活

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要理解人民至上的真理。古人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历史上,很多背弃人民的人最终也被人民所抛弃。在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反动派为挑起国共内战做准备,放肆的搜刮民脂民膏,最终失去了民心,失去民心就失去土地,失去土地就失去政权。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相信和依靠人民,最广泛地发动和组织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正是因为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面对人民的磅礴伟力,毛泽东同志由衷地赞叹,“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面对人民的改革创造,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自古以来,一个政党只有扎根人民,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

要贯彻依靠人民的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共产党员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徒。无论在都需要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中国轰轰烈烈的革命历程中,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真理的正确性。在土地革命中,毛主席仅仅依靠人民,每到一个地方就迅速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任。1978年秋,安徽省遭受了罕见的大旱灾,群众遭遇饥荒,安徽省委决定把部分土地借给农民自由种植,这一应急性措施,立即将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了家庭联产承保责任制的雏形。正是这种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推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道门,最终推动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在工作中,同样要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我们很多的案件调查、处理都需要人民群众的配合,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一刻也开展不下去。对此,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牢固树立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要坚持造福人民的导向。历史是发展的,造福人民的事业也是发展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一步不断造福人民的历史。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完善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民生底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面向未来,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王琳)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大琳,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44363.html

(0)
上一篇 2023-09-24
下一篇 2023-09-24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