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赶考”姿态“四下基层”

1988年,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提出“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三十多年来,“四下基层”内涵不断丰富,焕发了时代气息和巨大生命力,实现了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传承和实践创新,彰显了人民领袖一以贯之的强烈使命担当、深厚为民情怀和务实工作作风。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四下基层”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大力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破解难题、促进发展,推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领会好传承好“四下基层”精神要义,沉下身子、迈开步子,以真抓实干的作风当好基层“宣传员”“调研员”“调解员”“接线员”,以“赶考”姿态“四下基层”。

以“赶考”姿态当好基层“宣传员”,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呼百应”。

毛泽东同志说过:“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我们党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同时也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和团结群众,实践也一再表明,群众的智慧需要凝聚提炼,群众的力量需要组织调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不能只浮于表面,以往照本宣科“满堂灌”,官话套话“满天飞”的路子是行不通的,需摒弃“干部会场说,群众台下听”的传统模式,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到群众家中坐一坐,在“嘘寒问暖,互道关心”中传播党的好方针,宣传党的好政策。

以“赶考”姿态当好基层“调研员”,让调查研究“一沉到底”。

“坐在办公室里全是问题,下去调研都是办法,高手在民间”。人们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们群众蕴含着无穷无尽的智慧。调查研究下基层,要做到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听“刺耳”的声音,敢于听“脸红”的反映。在深、实、细、准、效上下功夫,让调查研究既用“脚力”又用“脑力”,真正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亲身征询于田野,虚心问计于百姓,才能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以“赶考”姿态当好基层“调解员”,让信访接待“一步到位”。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基层是产生信访问题的源头,与其在单位坐等“群众上访”,不如“干部下访”,在调查中了解实际情况,在研究中分析根本原因,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访民意、解民忧。信访接待下基层,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按照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的要求,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把群众呼声反映好、信访事项处理好、合法权益维护好,盯住群众关注、积压时间较长的“钉子案”“骨头案”,加大攻坚化解力度,努力做到“事心双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

以“赶考”姿态当好基层“接线员”,让现场办公“一以贯之”。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只有直接走入人民群众中,才能“零距离”感受群众心声,“面对面”倾听群众心愿,“心连心”体会群众疾苦。现场办公下基层,要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项目建设、民生改善、征地拆迁、计划生育、“三农”、综治平安、信访维稳等工作,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会场”为“现场”,推动下沉资源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有效匹配,切实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

学思想,见行动。新时代赶考之路,需砥砺前行,切实践行“四下基层”制度,自觉当好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争取做到“去时满身书卷气,归来两袖泥土香”,树立好形象,争当“作风优良”表率,克服“走马观花”的调研观念和“蜻蜓点水”的走访态度,想方设法解民忧,千方百计让群众得实惠,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2606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56230.html

(0)
上一篇 2023-11-25
下一篇 2023-11-25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