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年轻干部“老龄化”

明明是年轻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既不敢说真心话,也不敢走大冒险,丧失了对生命中美好的期许。基层年轻干部“老龄化”不是年龄大,而是身态老、语态老、心态老,没有年轻人的精气神,没有年轻人该有的“冲动”,更准确地说是冲劲,不再相信真善美,不再相信公平正义,不再相信远方。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带来身态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直以来都是顽瘴痼疾,花样不断翻新,到了信息化时代更产生一些新变种。尤其是在基层各种应用软件、表表册册、政务APP,各种接待检查考核,各种试点应用,可谓事务繁杂。公众号成了“打卡地”,APP成了“指挥棒”,手机铃声成了“紧箍咒”。这些形式主义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了大量精力,增加了负担,有时候还要面临领导骂完群众骂的两头受气局面。很多年轻干部应接不暇,精疲力尽、疲惫不堪,20多岁的年纪,却带着50多岁的精气神,致使很多年轻干部年纪未老身先老。

乡村下的俗不可耐带来语态老。当前基层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多存在着年龄大、学历低、在基层时间久等特征,有很多时候往往不注意约束自己的言行,言语交谈中往往带着有辱斯文的话语。有的老干部因为长期与农民群众打交道,认为“言语失当”,讲一点粗话不是什么大问题,更有甚者认为这是和群众打成一片的第一步。长期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耳濡目染间,一些高学历的年轻干部也受到了影响,言谈之间总是带着“土里土话、粗里粗气”,二三十岁的年纪说话和五六十岁老干部一样。

体制内的论资排辈带来心态老。基层干部晋升机会少,存在晋升“天花板”,向上流动可能性低,加上论资排辈现象严重,让很多年轻干部要么躺平,要么考走。周周加班,做不完的事情,很多干部长期在高强度、高压力的状态下产生心理阴影。地区偏远,无法谈恋爱、找对象,做得不开心不舒适,感觉看不到希望,生活无趣,工作枯燥,心理不适,心态不佳,心情不好等是青年干部心态变老的首要原因。其次基层干部承担着被“污名化”的后果,成为一些部门责任承担的“替罪羊”,也成为被追究责任的“主力军”,这些“偏见与傲慢”对化解基层干部的心理不适感带来巨大的阻碍。二三十岁的年纪,抱着五六十岁的“老同志心态”不敢干、不会干、不愿干,打不起精气神,人未老心态先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达子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64016.html

(0)
上一篇 2023-12-28
下一篇 2023-12-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