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俗文化 促进文化繁荣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时间过了一年又一年,年年人们都挂 “桃符”。一直到了五代的时候,后蜀的国君叫孟昶,在 “桃符”上题了两句词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挂在门的两边。这是我国第一幅联语对联。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建都时曾下令,除夕之日,各个公卿家,门上都要加贴春联一幅。这时的春联己经是写在红纸上了。起初,春联只限于官府门第,后来一般平民百姓家也都张贴起来了。从那以后,春节贴春联便成为我国人民的一种风俗,一直传到现在。以春节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构成了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必须传承民俗文化,一促进文化繁荣

民俗文化的 “历史价值”。民俗有观固民族、部落或家庭的认同观念的作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成员,他们在同一类型或模式的文化环境受到熏陶、 感染和教育,形成相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种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民俗文化,维系着群体的心理,是产生和形成凝聚力及向心力富有源泉性的强大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优秀的民俗文化,它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巩固和发展,其维系功能是巨大的,是长久的。民俗以它独到的群体凝聚力,使得某地域内的人在公有的习俗纽带的联系中,形成感情的融洽契合,产生了团结和秩序。龙其是到了异士他乡,民俗的群体凝聚力极易显现它的力量的。

民俗文化的 “当代价值”。传统文化讲究崇尚伦理道德、注重人文理性、强调和谐观念、倡导忧患心识等等,学习和研究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进而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对国民全面素质教育的培养,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宗旨就是为了在新的形势下, 继承、弘扬、提高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集中起来,并与革命传统相结合,赋子新时代内容,容纳新的时代精神,达到承前启后,与时俱进, 古为今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

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采取了扶持良俗、改造陋习的政策,我国也不例外。如今,移风易俗,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中国政府己把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划分为中国法定假日,保护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上己采取了措施,我们应当响应中国政府的号召:加深自己对中国传统民俗的认识,积极参加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中去,让我们新的一代中华儿女以我们中国优良的传统民俗为红带,紧紧地将五湖四海的炎黄子孙连系在一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3031,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64795.html

(0)
上一篇 2023-12-28
下一篇 2023-12-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