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城镇更新之“舵” 适应城镇高质量发展

近日,网上一篇关于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冯奎专访引人关注,他指出“房地产的时代已经过去,推动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过去人们对于城镇的主要观点是“经济发展程度取决于高楼的数量和密度。”以至于在城镇更新进程中,虽加快城镇现代化的进度,但由于各地跟风现象严重,纷纷效仿,让城镇逐渐失去原有的传统地域特色,经历大规模拆迁与建设,“建设性破坏”屡见不鲜,对老城区一概推倒重建,导致传统文化却越难以延续,最终让城镇发展过程中留下永久的创伤。

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城镇的文脉是经历长时间的历史洗礼而逐渐形成的地域特有文化与沉淀,但目前仍有不少更新不注意保护与延续,让文脉受到破坏与割裂。

那么,如何在城镇更新过程中存续城镇文脉并明确城镇更新发展方向,助力城镇高质量发展:

一、注重城镇空间设计。城镇各社区包含很多具备功能属性的场所,如公园、广场等,将空间活动作为切入点,加入地域文化元素,让市民在体验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地域文化。这种深入理解并不是仅局限于表面的“理解”,而是将各种具备紧密关系的要素相联系,一并纳入到已经设定好的逻辑中,让大众产生共鸣,进而将文化潜移默化到人们的心中。

二、探索创造城镇符号。将城镇原有的建筑风格,延续并作一定的现代化处理,保留城镇原有肌理,延续城镇特色风貌,将城镇文化传承下来;重点打造城镇节点小品与公共设施,大至牌坊、门楼的构筑物,小到路边的垃圾桶,都可作为传递城镇文化特色的载体。创造脑海中必定会出现与之相关的“记忆符号”——文化地标,打造各类有颜有趣有创意的城市符号,让城镇更精致,更有辨识度,更具备独一无二的特色。

三、重塑城镇品牌活动。除了空间与符号之外,城镇品牌活动组织也尤为重要,应预留特定的活动空间,并添加引导符号,一步步引导城市居民进行活动。主要包含休闲文化类的活动、商业活动以及民俗活动:1、休闲活动偏市井文化,是城镇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特定区域内真实、感人的内容,能够诠释一个地区的特有文化;2、商业活动需要城镇具备其他城镇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具有其他城镇不具有的明显特色,如红安地区的红色文化、大冶地区的矿冶文化等;3、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并且基于这种文化内涵举办一些具备文化特征的活动,民俗活动与城镇相融合,民俗活动也就成为传播城市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

城镇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生命共同体,只有把握好城市更新向正确方向,才能健全完善城镇体系功能,持续优化城镇布局结构,提升城镇服务品质,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实现城镇开发建设方式转型,才能适应城镇高质量发展要求。

(阳新县城东管理区 李聪)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你未看此花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63195.html

(0)
上一篇 2023-12-24
下一篇 2023-12-24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