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一老一小一青壮” 托起百姓“幸福梦”

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朴实的话语铿锵有力、饱含深情,彰显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温暖和激励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向前

织密织牢养老服务网络,确保“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面对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统筹利用好有效资源,建立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为老人提供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养老服务。切实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大力推动家庭适老化改造,为家庭养老创造更多便利条件。同时,积极引入社区医疗结构、养老机构、家政公司、志愿者组织等机构和平台的专业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进社区、进家门的养老照护、医疗保健服务。社区养老是目前大力推进的养老工作项目,共享食堂、社区老人活动中心、社区心理咨询中心、社区老年大学……给老人安享晚年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选择,让老人“一日三餐有保障、休闲娱乐有伙伴、学习求知有资源”,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年人“工作、照顾老人不能两全”的难题。养老机构的大力建设和服务的进一步提档升级,让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老人可以得到更专业的照料。老人的收入水平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健康状况也存在差异,所以,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差千差万别。基层社会治理中,要关注老人最现实最紧要的问题和需求,提供个性化养老服务。兜牢“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民生保障网,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激发养老市场活力,创新服务形式和内容,促进商业养老和公益养老共同发展,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家校社联动,提供优质均衡养育资源。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不少家庭出现孩子没人带的问题,这给了托育机构快速成长和发展的土壤。2021年7月,“双减政策”最终落地,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迅速关停了一大批学科培训机构,把节假日、星期天还给了孩子……一项项政策的落地实施,只有一个目的: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把快乐童年还给孩子。基层社会治理中,要坚持普惠导向,建立一批安全、规范的托育服务机构,完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确保普惠性托育位置大幅增加,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质量逐渐提升,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引入专业幼教工作人员、育婴员进入托育机构担任托育导师,快速建立起专业人才队伍,对家庭科学养育指导能力持续增强,更多更好地惠及婴幼儿家庭。进一步抓细落实“双减政策”,从政策上规范校园学业质量检测方式和难度,严查教师工作考核和学生成绩挂钩等违规现象,改变“唯成绩论”的不良教育风气,继续严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学科培训机构,禁止、重罚违规补课,多措并举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切实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注重家校社配合,促进家校沟通,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身体素质等各方面情况,促进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着力推动就业创业,赋能青年成长成才。组织企业专业技能人才和技工院校老师开展技能培训,提高青年人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支持技工院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定岗式培训,形成人才培养和岗位需求高度匹配,帮助青年人实现快速就业。大力宣传创业优惠政策和扶持奖励政策,鼓励年轻人通过创业实现就业。通过链接资源,积极开办培训班、举办交流活动等,促使青年人理论知识学扎实,在工作中善于交流学习,在创业路上敢想敢拼开拓进取,早日成长成才。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伟大信念,关注“一老一小一青壮”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他们面临的问题当作自己工作的“大事、要事”来办,把他们的期待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把维护好、实现好群众的利益作为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服务工作落细落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现代化建设成果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马振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nihao,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66343.html

(0)
上一篇 2024-01-11
下一篇 2024-01-1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