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平“语”近人》,“典”亮“三盏灯”

近日,《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播出,本季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论述“人民至上”的精彩用典作为开篇,充分彰显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厚情怀和使命担当。广大党员干部应细读、细感、细悟《平“语”近人》背后的“民生密码”,在“心”系人民、“师”从人民、“身”入人民的工作实践中,“典”亮为民服务“三盏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心”系人民,厚植为民情怀,“典”亮理想信念“指路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名青年选调生,要读懂新年贺词中的“人民”分量,弄通我党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悟透《平“语”近人》中的“为民”真谛。始终将人民利益“置顶”,念“民之所忧”、行“民之所盼”、解“民之所困”,秉持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忘我精神践行于为民奉献的实践中。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用心用情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作为自己奋斗的“指路灯”,照亮前行足迹。

“师”从人民,学习为民方法,“典”亮干事创业“本领灯”。不论是“人民满意公务员”中在革命老区振兴共富的领头雁黄科威,还是《榜样8》中带领百姓书写乡村振兴“永联样本”的退役军人吴惠芳,抑或是《平“语”近人》中群众心中的“活雷锋”刘兰花……他们为广大青年干部树立了基层治理的最美样板,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解困之方、实践经验的创新之道,无不源自人民群众的智慧。青年选调生作为“三门干部”,切勿“关起门来学”,要甘做“小学生”,拜人民群众为师,用好人民群众这本“无字之书”。要主动放下架子,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围绕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重要课题,常和群众打成一片,勤向群众讨教经验,在家长里短中解锁“金点子”,在田间地头里找准“土方子”,以饮水思源的“寸草心”,答好鱼水情深的“民生卷”,“典”亮干事创业的“本领灯”。

“身”入人民,做好为民实事,“典”亮奋发向上“启明灯”。《平“语”近人》(第三季)通过引入熟悉的典故,讲述真实的故事,用最朴实的语言让观众们切实地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爱民之心与实干精神,更是为广大青年干部树立了一个最鲜活、最具体、最值得学习的榜样,教导我们要坚持重实情、办实事、求实效,紧紧围绕群众期盼,勤勤恳恳干好实事。“官声誉起为民事,业绩成于跬步行”。作为新时代干部,务必要做到办事为“民”不为“名”,始终不务虚名、不做虚功,撸起袖子、扑下身子,主动深入群众“接地气”,摆正人民公仆姿态,与广大群众同甘共苦,从广大群众身上“取到真经”。要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认真践行“四下基层”,始终想民所想、忧民所忧,将群众的大事小情都铭于心践于行,急民所急、解民所困,将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让为人民干实事、解难题作为自己前进的“启明灯”,激励我们不断奋发向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1211,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83904.html

(0)
上一篇 2024-02-28
下一篇 2024-02-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