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立脱贫“志” 再聚脱贫“能”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路南街道办事处 方文舟

读《习近平的扶贫故事》,其中,“弱鸟先飞”的故事发人深省。由于在福建9个地市中经济排老九,宁德的同志到省里开会,都坐在最后一排,不敢大声说话。习近平同志深感这一局面要改变。到宁德工作后,他到省里开会,总是坐第一排,争着第一个发言。他深信,扶贫扶志,贫困地区缺精气神不行。不能因为定为贫困县、贫困地区,就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产生“贫困县意识”。“弱鸟”通过“先飞”之志、“敢飞”之胆、“能飞”之力,一点一滴积小胜为大胜,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迟早能摘掉贫困帽子,实现小康生活。

同样的天地,同样的水土,精神一变天地宽。彭端叔在《为学》中讲述了一个富和尚与一个穷和尚都想去南海的故事,富和尚想了许多方法,但始终没有付诸行动;而穷和尚仅靠“一瓶一钵”,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梦想。“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里也重点阐述了“志”、“力”与“相”的关系。无论什么人做什么事,都期待一个好结果,而在结果实现之前,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克服困难,第一靠坚定不移、坚韧不拔的志向。有志,就能在困难中前进;无志,就因各种担心和害怕而退缩。

我们传统文化,是非常推崇“志气”的。因为“志气”是完成目标、成就梦想的内在因素。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唯物辨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有志之人,就因为具有强大的“内因”,所以具备克服外在困难的意志和动力。有志者,事竟成。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只有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把梦想变成现实。

“穷没根,富没苗”,好日子都是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即使是深山老林、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只要矢志不移、团结奋斗,就能靠勤奋的双手改天换地,把贫穷落后的“旧貌”变成时代发展的“新颜”。黄大发带领乡亲们在悬崖绝壁上凿渠引水;谷文昌带领乡亲们种树,把荒岛变成了宝岛;焦裕禄带领乡亲们治沙、治碱、治水,人虽离世,但精神永存。

《周易·系辞下》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绝处逢生”,往往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之后的经典作为。小岗村就是因为太穷、“吃不饱”,18位农民甘愿冒着杀头、坐牢的风险,签“生死状”,按“红手印”,不仅改变了一家一村的命运,而且打开了农村土地改革的“闸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发展大潮。小岗村还是那片天地,但因“18位农民”的集智作为,把“穷”变成了“通”,变成了“富”,变成了“精神”,变成了“穷则思变”的奋斗缩影,变成了改革图强的创新标杆。

时代的发展千变万化,发展中的矛盾层出不穷。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只有抱定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才能在时代的大潮中激流勇进,放飞梦想。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也是奋斗者的使命任务。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中,尽管压力很大、困难很多,但在“全国一盘棋”的组织牵引、政策扶持、项目推动、全民参与等强大动力面前,贫困群众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无动于衷”,更不会“坐享其成”,而是抓住时代机遇,树立脱贫之志,锻炼创业之能,通过勤劳的双手,自觉做项目脱贫、产业脱贫的主人公。惟如此,“弱鸟”才能飞出新的高度与速度,不断把贫瘠的土地创造成美好的家园。

(0)
上一篇 2020-06-10
下一篇 2020-06-1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