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念好“问”字诀 写出“实”文章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侨润街道 张秋兰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第二批主题教育在群众身边开展,越到基层越要突出一个“实”字,而调查研究作为最能接触群众、贴近群众的重要一环,更要抓好“实”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念好“问”字诀,以“实”的要求贯穿调查研究全过程,方能写好调查研究“实”文章。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要以“问需于民”察民之所忧,调查实际的问题。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调查研究作为发现问题的现实途径,更要把握正确的问题导向,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问需于民”以察民之所忧,才能调查出真正关乎民生的实际问题,让调查研究工作站稳人民立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党员干部要主动走出“机关门”、走进“百姓门”,把听汇报、写材料式的“浅调研”变为听民意、察民情式的“深调研”,避免走马观花、坐而论道的“假调研”而进行下马看花、躬身入局的“真调研”。要真正深入基层一线、深入人民群众,既走入百姓大院,又走遍小路角落;既走入田间地头,又走进车间工厂,于听民意中问民需,真正了解掌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把民众所需、民之所忧的重点问题“打捞上来”,于“问需于民”中,调查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让调研工作以“实”字打底。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要以“问计于民”思民之所想,研究实用的对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都应该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治大国如烹小鲜,人民群众是政策得失的亲历者、知情者、评判者,也是社会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监督者,解决群众问题就需听取群众意见,汇集群众智慧,只有做到“问计于民”,才能真正做到思民之所想,让对策的提出能从群众角度出发,符合群众所思所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谦虚好学的工作作风,自觉拜人民为师,甘当“小学生”,以“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的态度致力于解决好每一个小问题而做到惠及大民生。要向人民群众中的“土专家”“田秀才”求学问道,总结人民群众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分析提出解决问题切实可行的实际对策;更要广纳民意、广聚民智,拓宽“问计于民”的途径渠道,与人民一道风雨同舟、团结奋斗,方能让调研工作以“实”字点睛。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要以“问效于民”干民之所盼,促成实在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只有树立为人民造福的重要政绩观念,才能促使调研工作的成效转化为干民之所盼的实在成果。“问效于民”就是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以实际所得检验民之所盼,最终是为了将“问需于民”和“问计于民”的成效落实到为民的成果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深入基层持续收集群众意见,将其作为调研工作落实的依据,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调研工作落实成效的根本标准,做好“问效于民”的“回访员”,更要将“问效于民”收集上来的意见纳入工作清单,做好为民解忧的“办事员”,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问效于民”中持续推动调研成效转化为实在成果,让调研工作“实”意盎然。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2
下一篇 2024-01-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