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要“下”得去更要“上”得来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委组织部 赵伟 涂正国

“四下基层”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四下基层”下的是基层,走的是群众路线,收获的是民情民意民心,当前正值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如火如荼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四下基层”重要抓手,充分运用“四下基层”来解决实际问题,把身子“沉下去”,把成效“带上来”,通过“讲土话”“动真情”“保耐心”“下实功”为主题教育增光添彩。

用土话做宣讲,促政策领悟“深”一层,把民心“聚”上来。对基层群众而言,通俗易懂的“土话”宣讲往往超过预期的效果。少数机关党员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习惯于讲“官话”“套话”,缺乏与群众的互动,容易滋生生疏感和距离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隔阂,导致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效果打折扣。巧用“土话”的前提一定是充分理解吃透,要自觉充当“转换器”“翻译机”,用活“土话”“方言”,把深邃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复杂的理论趣味化,建立起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使群众在政策理解上更深一层,将党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行动自觉,做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动真情去调研,促调查研究“细”一层,把对策“找”上来。习近平同志强调,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党员干部调研时要用好真诚“敲门砖”,用好“放大镜”“显微镜”,摒弃“一阵风”“走过场”的形式,在调查研究中察实情、研对策、解难题,既看“高楼大厦”又看“背阴胡同”,既要“身到”也要“心到”,既“听真话”又“察实情”,刨根问底为决策提供第一手材料。要带着感情开展“拉网过筛”式调研,摸清底数,把准需求,把问题的解决作为唯一目标,“小切口”询问群众的想法、“高频次”倾听群众的诉求,深入浅出后得出切合实际的办法,让先调研后决策成为常态,形成调查研究完整“闭环”。

保耐心搞接访,促问题解决“实”一层,把效率“提”上来。习近平同志强调,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加以改进,更好为群众服务。信访工作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事。党员干部在处置信访工作时要摆正态度、端正心态,变“坐诊”为“巡诊”,与群众“同划一条船”,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将信访工作的落脚点归结于满足群众的合理诉求上来。要联合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变“单刀匹马”为“群策群力”,常思自己能做什么、达到什么程度,不能只停在答应了、调度了、询问了,要达到推动了、解决了、满意了,让信访问题解决有进展、有结果,在解决一个问题中找到类似问题的“最优解”,实现治理增效与群众满意的“双向奔赴”。

下实功奔现场,促服务群众“近”一层,把满意“升”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不经风雨、不见世面是难以成大器的。只在办公室里成长的温室花朵,必定经不起一线工作的风吹雨打。少数党员干部习惯于在办公室“闭门造车”,缺乏深入基层一线办公的经历和经验,导致在面对群众时心存畏难情绪,在如何处理一线事务上手足无措,这不但背离了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也必然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党员干部要敢于善于在现场办公时下实功,把群众反响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晴雨表”,汇集民情民意民智剖析问题、寻找良策,对能立即办理的拿出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态度,对不能立即解决的要持续跟踪,限时办结,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的态度寻求群众满意的“最大公约数”。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2
下一篇 2024-01-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