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要用好“嘴”“眼”“耳”“脑”

广东省阳春市双滘镇人民政府 林志钊

今年是“四下基层”提出35周年。国之大者,在乎民也。“四下基层”是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写照。“四下基层”是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如火如荼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四下基层”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立足于“下”,根植于“民”,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在基层的广阔天地践初心、担使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巧用嘴“讲”理论,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基层。“酒香也怕巷子深”,民生新政、惠民举措再多再好再细,如果老百姓不知晓、没用上,好政策也会沦为“空中楼阁”。如何宣传好、解释好党的理论政策,这就要求必须在深学细悟、讲活讲透上下足“绣花功夫”。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站稳群众立场,精准把握群众的政策需求和接受特点,多用“唱、讲、演、画、展”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突出大众化宣讲、通俗化解释,把“政策术语”转换成“方言土话”,把“理论政策”转换成“常识道理”,让群众愿意听、一听就懂,实现“润物有声”,让党的政策主张、创新理论、二十大精神等“飞入寻常百姓家”,真正把党的政策主张变为群众的行动自觉。

多用眼“察”民情,把情况摸清在基层。“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听民声方能解民忧、访民意方能办实事、察民情方能促发展。习近平同志到任宁德之初,为解决闽东贫困地区的发展难题,走遍闽东9个县收集一手资料、倾听一线声音,在深入调研发现问题、深度了解群众意愿的基础上,提出了“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彻底结束了当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历史。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走出办公室,脱掉“西装领带”,穿上“布裤胶靴”,多到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和群众面对面拉家常、话冷暖、谈心声,在基层一线“把脉”群众关心关切事、急难愁盼事,把群众呼声“捞”上来,把发展问题难点痛点“察”出来,确保调查有真章,真正为群众纾困解难。

善用耳“听”民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国家安。在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同志把信访工作作为做好群众工作切入点,倡导建立领导下访、约访群众制度,并在霞浦县亲自主持第一个信访接待日活动,以此为开端,逐步形成了“四下基层”的工作制度。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的是群众“急难愁盼”,考验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把信访接待下沉基层,主动上门“问诊”,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意见,找准他们的诉求,把保障群众利益与打开群众“心结”结合起来,多为群众跑跑腿“上传下达”,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让矛盾化解在“村里面”,困难解决在“家门口”,真正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

勤用脑“思”举措,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的重要途径。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跋山涉水、披荆斩棘,三进下党进行现场办公纾民困、解民难。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扬“不怕苦、能吃苦”精神,敢于走出“舒适区”,勇做“冲锋陷阵”的将军,不做“高大上”的花瓶,做善于“现场”解决问题的能手,不做只会“会场”指挥的干部。要充分运用好“一线工作法”,在一线找问题、在一线破难题、在一线抓落实,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精神沉到一线,到民生实事、抗汛救灾、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等急难险重的现场去,既要“稳扎稳打”、现场就办,也要“小步快跑”、急事急办,用真招实招、实干实绩赢得百姓喝彩、群众满意。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2
下一篇 2024-01-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