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走出“死胡同”开创“新套路”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委组织部 李俊林

近日,收藏的公众号推送了一期公文技法,题为《行文惯用套路》。对于“套路”一词,党员干部褒贬不一、各执己见,有些将套路奉为圭臬,放哪都行,搁哪都用;有些把套路拒之门外,习惯剑走偏锋、不按常理出牌;有些曲解“套路”为打擦边球、阳奉阴违的“变通哲学”。细观这些“套路”之观点,并不是掷地有声的理性认识,而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一孔之见,对我们经风雨、壮筋骨、增才干,弊大于利。

套路原意为武术运动中的一种形式,由一系列连贯招式所构成,由此观之,套路实质上就是指成套的方法、程式和技巧。没有套路,注定练不成高手,专攻套路,却也成不了大师。通常来讲,要成为行家里手、业务精英,大多要经历“被套路”“练套路”“反套路”的阶段,不管是缺少哪一步,都会被套路牵着鼻子走,不知不觉绕进“死胡同”。因此,要躬身入局,破而后立,学会走出套路的套路。

要保持“响鼓不用重锤”的主动性,心甘情愿“被套路”。“被套路”并非日常所指的被欺骗、被蒙蔽,而是一种置身事中、格物致知的姿态。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唯有走进套路、接受套路,才会看穿套路,玩转套路。个别干部凡事本着“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必然直”的“歪理”,谋事时主观臆断、胡乱比划,办事时缺少章法、手忙脚乱,遇事时头脑空白、一筹莫展,这些都是对套路一概否决的表现,不仅耽误了个人成长进步,同时延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甚至导致“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不良局面。因此,凡是有利于业务发展、有利于能力提升的套路,党员干部务必要克服畏难心理,通过亲身体验、亲手实践,练就做事有思路、办事有套路、干事有出路的担当本领。

要避免“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性,量体裁衣“练套路”。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由此及彼,任何工作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不仔细辨别、深入观察,一味遵照规矩、执行“套路”,非但走不出通途,还会给自己添堵。干部中间就存在这种“一招鲜,吃遍天”的“假聪明”,一遇事就生搬硬套、缘木求鱼,看似简单了不少、轻松了不少,实际上是身陷迷津、困于桎梏,长此以往,必然分不清东西南北,摸不透上情下情,最后退化成照本宣科的“木偶人”。作为党员干部,不能把套路当成随处可用的“万金油”,要在把脉问诊、对症下药上下苦功夫、真功夫、细功夫,多开解决问题的好方子。

要杜绝“一成而不可变”的保守性,随机应变“反套路”。所谓“反套路”,就如同武侠迷津津乐道的“无招胜有招”,也就是在驾轻就熟的基础上,对套路进行颠覆、创新,做到信手拈来就是套路。习近平总书记警醒党员干部:“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却甘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一方面是思想上怕担责问责,就沿用老套路,为自己上“保险”;另一方面是能力上不胜其任,不敢出新招、担风险,最终必然跟不上时代步伐,被时代所抛弃。为此,要加强对这种不主动、不进步,宁愿偏安一隅的“养生”干部监督问责力度,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为“反套路”的开拓者、创新者撑腰鼓劲。

面对套路这把“双刃剑”,党员干部既要做到相信不迷信,又要坚持运用不滥用,如此方能走出徘徊不前的“死胡同”,开辟出前所未有的新路。

(0)
上一篇 2020-07-28
下一篇 2020-07-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