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慰问”莫成“走访未问”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文宫镇 王清  近期,中共中央组织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活动,并从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3.36亿元,用于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暾阳耀党恩,慰问暖人心。”走访慰问是凝心聚力的暖心之举,是为民服务的务实之措,是我们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重要枢纽。然而,有些地方出现变了味的“走访慰问”。没有带着真心实意走,没有带着真情实感问,如此一来,走访变成了“走过场”,不仅效果大打折扣,也容易影响干群关系,因此,走访慰问不仅要走还要问更要做。

  脚底要沾“泥”,走得有实度。走访慰问“走”是前提,如果走不出办公室,到不了慰问对象家中,或是把“走了”当“走到了”,把“走了”当“走好了”,把“走了”当“走到位了”,陷入“流程化”“形式化”的误区,就会让暖心行动成了寒心动作。走访慰问不能只简单地翻翻推荐表册、看看以往数据,就确定慰问名单,精准走访才能实现精准慰问。要“翻看资料”做足准备,提前了解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等走访对象经历、贡献,根据慰问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谈心谈话内容,把温暖送到实处,送进人心。要“卷起裤腿”真正访问,去田间地理看一看、走访对象家里坐一坐,舍得花时间,一户一户转、一家一家走,做到真情走访,不走过场。要“合理安排”规划时间,留出与老党员、困难群众深入交流的“机动时间”,避免出现“赶场子”的现象。

  心中要有“民”,问得有温度。走访慰问不能止于“慰”,还要在“问”上多下功夫。在“问”这个关键环节,慰问对象是主角,慰问者是配角,不能按照既定的“剧本”走,把“硬板凳”变成“主席台”,把“嘘寒问暖”变成“个人演讲”,高谈阔论、喧宾夺主。殷殷关爱见真情,声声叮嘱暖人心。要少一些官话,多一些家常。与访问对象摆一摆龙门阵、说一说身边事、聊一聊“儿女情长”“家长里短”,打开群众“话匣子”,做到“送礼”更“送情”、“交流”更“交心”。要少一些背诵多一些真情。抛弃准备好的“演讲稿”,放弃模板化的“开场白”,多些接地气、有情味的土话,运用群众听得懂的方言俚语,面对面倾听他们的真实诉求,心贴心地听听他们的“苦水”和“牢骚话”,真正访出实情、察到民需。

  问题要有“招”,做得有准度。走访慰问不能走完、问完就无下文,问题若只“问”不“答”、“答”而不“做”、“做”而无“果”,那也失去走访慰问的最终之意。直面问题,才能做好走访慰问“后半篇文章”。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要坚持问题导向,对走访慰问过程中群众反馈问题“全盘接收”,仔细分析、缜密研究、认真部署,务实高效解决一批实事难题。要坚持结合贯通,把走访慰问活动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与推动基层治理要求相结合、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目标任务相结合,从而达到“在走访中调研、在调研中问效”的效果。要坚持持续跟踪,时刻挂心“后续进展”,注重“回头看”的效果,切实让走访慰问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纽带和桥梁,推动工作提升的路径和方法,让走访慰问实现“活动暖人暖心、工作破题见效”双提升。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9
下一篇 2024-01-29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