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笔之道”书写县域人才“一”字华章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井头镇 黄静怡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近年来,各县域城市纷纷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大力引进人才,然而受工作环境、配套政策等影响,引进人才流失比例也同样较高。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打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组合拳,以“运笔之道”书写县域人才工作的“一”字华章,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

  量体裁衣“浚其流”,“撇捺舒展”一片赤诚,靶向发力精准“引”才。县域城市引才聚才,要精准施策、主动出击,不能“饥不择食”,也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要以“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思维、按照“企业出题、政府立题、人才解题”的思路,不拘一格,吸引专业能人“揭榜”,还要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建立“科研在企业、编制在高校”引才机制,要大胆破除选人用人方面的体制机制“壁垒”,通过平台打造、产业招商、强链补链、政策扶持等“组合拳”,将那些德才兼备、有志于乡村振兴事业的优秀外来人才引进来,让他们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规划、基层治理等“练兵场”上大施拳脚、各显神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助推乡村振兴从“小步慢跑”到“加速奔跑”。

  搭建平台“壮其根”,“方中藏圆”一脉相承,放权松绑产业“育”才。“育才造士,为国之本”,真正的人才,都怀揣“一腔抱负”,杜绝陷入“有技难伸”的困局,让“千里马”找到纵横驰骋的“沃野”,要积极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打好育才“组合拳”,将那些返乡创业者、农民企业家、退役军人、种植养殖能手、能工巧匠等组织起来,通过农民夜校、地方党校、职业院校等平台,帮助他们系统掌握田间管理、创业创新、电商直播、农机操作、科技种养等专业技能,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行家里手”和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农人”,让更多“田博士”“土专家”脱颖而出,真正打通乡村人才振兴的“源头活水”,掌握乡村人才工作“主动权”,变“求才跑断腿”为“育才在家门口”。

  政治引领“疏其源”,“横平竖直”一以贯之,固本培元合力“用”才。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灵活的机制是激活人才效能的“密钥”,做好县域人才工作,就要突出“政治引领”,不断增强县域人才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各地要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续深入开展党政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活动,搭建党委与人才沟通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培养对象在决策咨询、项目攻关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党味”熏陶不断提升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和向心力。要牢牢牵住“党管人才”这个“牛鼻子”,积极组织各类人才参加“爱国·奋斗·奉献”等主题活动,并推荐优秀人才参加“劳动模范”“五四杰出青年”等荣誉评选。要充分发挥“牵头人”作用,整合相关部门人才服务职能,开通人才服务专线,为培养对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业务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切实打通人才服务领域的难点、痛点、堵点,让服务品质持续进阶。

  厚植沃土“涵其林”,“点划分明”一诺千金,细化服务诚意“留”才。县域城市“硬件”基础薄弱,要想留住人才,就要苦练“软环境”绣花功。要以“真金白银”的举措,为外来人才解决住房、养老、子女入学以及创业资金、土地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还要通过招商引资、强链补链等举措为本土人才提供施才展能舞台,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此外,还可以与地方政府部门协作,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乡土人才通过土地流转、技术及资金入股等方式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不断增强“造血功能”,让人才活力与乡村愿景同频共振、双向奔赴,让共同富裕目标在各类人才的强力加持下照进现实,全力让引进人才安居乐业,确保全身心投入工作、献身事业发展。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9
下一篇 2024-01-29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