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振兴人才有“智”更有“质”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委组织部 李欣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下,网络直播、无人机播种、农业物联网……一个个新鲜事物在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乡村拥抱数字时代,是发展大趋势。让乡村振兴人才有“智”更有“质”,要着力加强数字乡村人才建设,大力吸引并培育“新农人”,用好数字化“新农具”,让乡村在共享“数字红利”中逐步跟上时代步伐,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推动乡村振兴加“数”前进。

  乡村振兴“主力军”要提素质,必须有“数智”。农村数字化理念和运用水平需全面提高,注重培养并训练农民的思维能力,以提高他们对数字时代的适应能力,也充分让数字科技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加快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重点培养高素质、高“数智”农民,在农业科技、网络直播、农村电商等新型农业技能上加强培训,助力他们更好地享受数字化红利,提高乡村对数字化的认可。另一方面,加强在乡村公共服务领域全面推广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数字”平台,采用“数字化”+“网格化”等方式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推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

  要把教育教学和“数智”人才匹配起来。国家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农林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就业对人才培养带来的反向冲击。传统农林专业与新兴学科、新技术需要进一步融合,这就需要学校的教学改革要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在学科、专业、人才一体化布局上下功夫。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突出“智慧农业”“数字农业”,专业多涉及信息类、工程类、经济管理类等知识,向学生传授如何通过数字技术解决农业问题,激发农业新潜力,例如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某地区农业生产趋势;深化产教融合,为学生创造实习、工作的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相关的评价体系也要革新,对人才的评价要侧重学科差异性,兼容乡村实际需要,这样才能把教育教学和乡村振兴需要的人才匹配起来。

  提供“舞台”让有志之士在基层大展身手。农村是片广阔天地,要给予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大显身手,把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锻造得更强。目前国家出台了很多到西部地区、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性政策,应更好地运用这些政策,对投身“三农”的毕业生提供持续性、系统性支持,为乡村储备更多“后备军”,让更多青年“愿意来”“留得下”。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等党员干部作用,提高数字技术应用水平,推动管理服务“数智化”。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作用,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速农业农村向“数智化”转型升级。同时,建立壮大数字农业的科技创新团队。推动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密切合作,培养造就一批数字农业领域的工程师、农业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9
下一篇 2024-01-29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