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基层“匿名”发言之忧

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人民政府 肖尧

最近,在涉及基层问题的一些采访报道中,“基层干部A”“办事人员B”越来越多的出现,匿名式的发言、匿名式的表态,成为了基层干部在面对采访、征询意见时的“护身符”。

“匿名”现象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基层干部的苦恼。“这句话有没有说错”“这句话说出去后对单位工作开展有没有影响”“这句话说出去后上级领导会不会追责”是基层干部面临的三种困惑,遂只能用“匿名”式发言来暂时遮掩。如何破除“匿名”之忧,还得靠“靶向治疗”。

着眼能力提升,让基层干部发言自信满满。“匿名”发言多是能力不足,这是因为许多基层干部很少有培训学习的机会,回答记者问题时多方面能力缺位,害怕自己的言论不全面、站位不高、被过度解读,只能选择用“匿名”来回答问题。笔者认为,应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从“三农”政策掌握上,要夯实知识基础,让基层干部吃透弄准涉及民生的政策法规,一些难以理解的政策要细致梳理、反复讲解,防止基层干部出现误读;从沟通技能培养上,要传授面对媒体时“不露怯、答得好”的“武艺”,让基层干部适应新媒体业态下媒体、读者对采访报道的要求,提升基层干部的回复条理化、扁平化水平,避免长篇大论,重塑基层干部面对媒体时的“社交”能力。

立足机制完善,让基层干部敢说更敢为。基层有句俗话说,“谁提出了,谁就要负责”,这俨然成为基层干部普遍害怕的问题,是一线的困惑与担忧。归根结底,还是责任追查机制建立并不完全,有的政策,明知道存在政策盲点,不执行要追责执行不力,执行又需要基层突破现有规定进行探索,让基层干部害怕“踩雷”。笔者认为,应积极探索责任追查机制的革新,别让问责泛化、简单化,显得比较随意、随性,而应该实现精准问责、源头追溯,就事论事更要实事求是,不能让基层干部被动背锅;更加主动建立容错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媒体曝光相关问题后不能只是单纯的对相关责任人“处分了之”,应立足实际给予一定的回旋余地,别让“容错”成为文件上的陈词滥调,这样才能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基层干部将问题说出来,建议说出来,更将自己的所作所为说出来,形成奋发有为的社会风气。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走出基层干部“匿名化”发言背后的治理困局,离不开干部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和逐渐健全完善的问责、容错、激励机制,这样才能让干部更有“安全感”。

(0)
上一篇 2020-09-10
下一篇 2020-09-1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