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走访更要“走心”

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云开街道 袁福洪

最近,在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阶段,不少党员干部都对自己包保的贫困户进行了走访,了解他们最近的生活情况,带去关心和问候。但在实际走访过程中,不乏有注重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走到贫困户家中随便问几句话,抽几根烟,走过去摆个姿势和贫困户拍几张照,随后,便以工作为由匆匆离开。这样的走访定不能访到实情,反而会让群众感到在作秀,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在走访中要怀着一颗真心,付出真情,将党的好声音、好政策送到群众家中,使走访走深走实。

走心“察明情”。走访原本是把党的好政策和温暖送到群众中去的好事情,然而,部分干部在走访时,将过程大打折扣,对群众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不正面回应,而是采取送米油等生活用品,演变成了拍照录像新闻报道的过程。但实际上,群众表面迎合,内心定不满意。因此,党员干部要多与群众交心谈心,通过访左邻右舍、村(居)工作人员,把走访户的困难需求情况掌握清楚,嘘寒问暖拉家常。特别是要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听他们诉说苦衷,把走访获得的信息牢记在心,与群众一起想办法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让走访不走过场,访到群众的真实信息和想法,解决群众所需。

走心“听民声”。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在走访中只是走一走、听一听、拍一拍,然后就没有后续了。民声就是老百姓的声音,是他们的心里感受,酸甜苦辣;是他们所思所盼,衣食住行。因此,要解决好群众的难题不是纸上谈兵,要带一双真情倾听的耳朵,以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为重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交心交友。将好的政策传达给群众,坦诚沟通,主动询问家庭情况、倾听真实话,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做到有回应、有答复。

走心“解民忧”。走访不是作秀表演,讲究的是解决群众的实际难题,让群众获得实惠。访到民情、民意之后,关键就得在实效上下足功夫。深入了解群众生活、生产困难,认真分类做好记录,当场能解决处置的当场处理,不能解决的带回单位想办法解决,把群众反映的问题跟踪好、解决好、落实好。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要记在心上,不能走访完毕就抛在脑后,更不能承诺答应的事情拖延不解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针对群众的难题,制定符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和群众一起面对解决,既送了“鱼”又送了“渔”,这样的走访才能纾民困、解民忧,真正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人民群众心坎上。

心诚则灵,心到则成。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身心合一,真正联系群众,才能访出人民群众的真声音、真需求,不负群众的期待。只有这样,方能成为深受农村群众欢迎的好干部、好公仆。

(0)
上一篇 2020-11-12
下一篇 2020-11-12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