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圈层突破”的“解题密码”

“打破认知局限,实现圈层突破”,这是最近的流行语录。其中“圈层突破”一语意指要打破个体所处的固化圈层,破解限制个人发展的隐性壁垒,以由内而外的富足状态追求更为美好的人生。对于一名干部而言,只有突破消极避事、疲于应付的“圈层”,才能真正找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解题密码”。

突破“舒适圈”,拒绝“佛系态度”。“佛系”倡导一切随缘的生活状态,表面看似顺其自然、无欲无求,实质上是为了精神的享乐与生活的安逸。在一个暗淡无光、无争无抢的舒适圈内,人常常会丧失思考和选择的理性,沦为简单安乐的“线性生物”。在干部队伍里,也不乏存在这样一批安然于“舒适”、执着于“稳定”的“佛系”干部。面对大小事务只求“得过且过”,本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不愿努力,只愿当“咸鱼”。对于个人而言,这种选择无可厚非,但作为干部,这种“佛系”万不可有,这种“舒适”切不可行。既为干部,就要有干字当头、实字打底的责任意识,要有主动脱离“舒适圈”的行为自觉,多接一些“烫手山芋”,多尝一些“人生苦水”,品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真谛,在“主动干”“马上办”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在拒绝平庸、追求卓越中提升境界、突破自我。

突破“学习圈”,克服“本领恐慌”。“本领恐慌”一词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开展学习运动时提出的概念。他认为,“本领恐慌”是影响干事激情、阻碍队伍建设的最大因子。这种“恐慌”,归根结底是一种知识储备欠缺和学习能力匮乏的表现。突破狭隘闭塞的“学习圈”,就要领会“非才无以为贵,非学无以广才”的精深智慧。要笃定学习才是解决问题、处理矛盾的最优路径。只有对科学理论常学常新、真学真信,才能不断刷新知识“库存”;只有在实践过程和群众工作中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才能不断盘活学习“资源”,在改革发展中见风雨、壮筋骨、增才干,做适应时代变化、不竭汲取动能的“热血闯将”。

突破“成长圈”,明确“目标组成”。成长无目标是盲的,目标无成长是空的。要做一个“实心人”,就必须细化人生各阶段的目标,让长中短期目标有机融合,合理叠加,一步一个脚印做大变强,以此打破不想、不敢、不能的“成长圈”。季羡林老先生说:“人和花一样,有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就是说,成长需要博观约取、厚积薄发,需要在沉淀中积累,在坚持中绽放。作为一名干部,也当在追逐远大目标的同时,走稳走实脚下之路,履行好一次次责任担当,践行好一件件分内之事,做到不仅有敢作敢为的底气,还要有善作善成的硬气,在不懈坚持和奋力拼搏中破译“成长密码”,在守住寂寞、甘于平凡中追逐伟大、点亮未来。

(0)
上一篇 2021-05-10
下一篇 2021-05-1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