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 身有“泥土气”下笔如有“神”

四川省高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曾福刚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写作是一项基本功。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需要动笔的情况越来越多。在工作岗位上你需要写学习心得、工作小结、经验文章等,在生活中写写散文、诗词、心灵短章来丰富生活色彩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这是新时代社会文明和精神文化向好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代对年轻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

我们看到有许多年轻干部热衷写作,也为他们能把自己的思考转化成文字发表在各类刊物上而高兴。在阅读年轻干部们的文章时,也经常会收获惊喜。从思想水平、理论水准、语言掌握等方面都能不断看到他们可喜的提升,有的甚至到了较高的水平。可是,不少文章总感觉还欠缺一点什么。

仔细想来,这种欠缺大概和年轻干部有限的人生经历有关。如果可以用什么经历来稍微补足一下这种欠缺感,我想可以是“农村经历”。年轻干部不妨经常到广阔农村去走走,让身上沾满泥土的“清香”;经常与农村群众聊聊,让言谈融汇乡村的“语境”;经常到庄稼地里干干,让身体存念劳动的“滋味”。这样的话,身上的“泥土气”就浓郁了,下笔的时候就会有“群众精神”和“实干精神”。

经常到广阔农村走走,能让我们脚下沾染泥土,心中总有群众。当你行走在宽大的水泥村道上,或是行走在硬化夯实的入户路上,你都能看到一双双带着泥土的脚印儿。这些泥脚印一头在田地里一头在村民家里,有那么一刻,你真会为这些勤劳的脚步而感动。正是他们一年四季地奔走,一生地奔走,为城市提供了蔬菜和粮食,养育了人们。你重叠着这些泥脚印走,走着走着,心就走进了农村广阔的天地,而群众也便悄缓融驻进了你心里。这是农田对心田的滋养,是泥土对心灵的塑造。

经常与农村群众聊聊,能让我们听得懂言外之意,与群众更贴心。乡村“语境”必然是带着“泥土气”的。农村群众的话语往往像一块块“土疙瘩”,粗朴而不加修饰却是沉甸甸的,俚语村言中包含了乡村社会特有的人文内涵和交际智慧。在与农村群众的言谈交流中,你要仔细理清他们的人际关系脉络,以及每家每户那本“难念的经”的历史渊源。你听懂了农村群众话语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才能听得出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摸得准他们真正的想法,也才能作出正确的回应,办对办好他们所想所盼的事情。

经常到庄稼地里干干,通过劳动增进对“三农”最直接的认知。《论语·微子》有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意思是: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这也是不少年轻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谈到自觉而持久地践行“光盘行动”,也许只有通过大汗淋漓的乡间劳作,我们才能牢牢记住“粒粒皆辛苦”;要树立并坚实的爱岗敬业思想,也许只有通过肩挑背磨的体念,才能深刻理解劳动与生存的意义;也许只有满身沾上泥巴,才能让我们内心真正懂得,脚下的土地对我们深沉无言的大爱。

年轻干部有了上述体验,当你每一次下乡归来,坐在电脑前,打开文档,身上的“泥土气”便会自然散发出来,氤氲笔下的文字,让文章不仅有“墨香”还会有“群众精神”和“实干精神”,而你的读者才会在悦读和惊喜之后还久久难忘。这样的文章才是新时代年轻干部要努力书写的文章吧!

(0)
上一篇 2020-12-07
下一篇 2020-12-0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