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打工人”切莫成为“背锅侠”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新桥街道 谢政尧

“上午刚发通知,下午就要反馈报告”,相信每一位基层干部都深有体会。在一些地方,原本出发点好的“层层责任落实”到了基层就成了人人烫手的“层层推卸责任”,使得一个个基层干部不得不疲于奔命,叫苦不迭。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排查起底,主动认账,立行立改,注重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找根源、抓整改,切实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如何减负增效,不让基层干部成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背锅侠”,需要众多基层“打工人”共同思考。

基层事务多,“千手观音”难招架。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作为为民服务的“神经末梢”,基层往往承担着很多行政性任务。大到业务办理,小到数据统计,一项项任务积沙成塔,一层层责任“直线”落实,基层干部往往身兼数职,分身乏术。既躲不过上级部门的重心层层下移。又苦于陷入“想干事、能干事、但没时间来干事”的怪圈。新时期,基层治理的模式有了很大创新,作为上级部门,以行政强加手段管理基层的“老规矩”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基层发展的新需求了,在基层资源有限、人员有限的前提下,只有树立好服务型政府的形象,在简化操作手续上想对策,在优化办理模式上下功夫,深度整合服务形式,才能真正让基层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伸得出手、迈得开步子,有效缓和“消极”情绪,从而提升愿意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的职业认同感。

落实难推进,“甩手掌柜”当不得。基层稳,天下安。长期以来,基层工作成为各项政策落地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难点所在,在普及和实施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道路上可谓举步维艰。一些上级部门将层层落实作为压实责任的“灵丹妙药”百试不爽,事事都签责任书,上报的数据要求“又快又好看”,种种举措“倒逼”基层只能“盲人摸象”,化身“装修师傅”,在各类工作的开展中变着花样“粉饰成绩”和“掩盖瑕疵”。工作不接地气,基层“落地”自然没底气,上级绝不能把行政任务“填鸭式”地“转包”给基层,甩下一些“文山会海”和“一拍脑袋”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而是应该多深入基层,多接地气,把该担的担子担起来,把该负的责任负起来,找准基层治理服务发展大局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少一些胡乱指挥,多一点感同身受,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确保责任落实真正在基层层层到位。

谋划不科学,“领航谋士”要创新。新时期,基层工作面临着更多要求和更新标准,如果一如既往的按照老办法、旧观念来开展,“奢望”一口想吃成个胖子,基层干部往往就会成为上级不满意、群众不信任的“背锅侠”。这种怪圈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作为上级部门,更应该优化顶层设计,自觉把各项工作放在新时期基层发展的大局中去考虑和谋划,用好三项机制和“大数据”“网格化”等创新利器,使基层工作与中心工作在指导思想上相一致,在目标要求上相呼应,在工作举措上相协调,创新工作方式的同时也让上级部门多多了解基层工作的实际与难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基层工作与群众利益贴得更紧、融得更深。

(0)
上一篇 2020-12-27
下一篇 2020-12-2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