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闯关”入党故事

如果有人问我大学期间最光荣的事情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四年间的“闯关”入党经历,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闯“思想关”,在理论熏陶中加强政治修养。上大学后,我来到了文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翻阅中国语言学史,我学到了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心无旁骛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错把墨汁当成糖的故事。“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个故事给予我巨大的心灵震撼,也让我第一次感悟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在思政课上,我进一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虽然这些书籍理论性强,理解起来颇费心思,但我依然把这两本书“啃”了下去。从这两本书中,我更深入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以及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也就是在那时候,入党的愿望在我心中悄然萌发。大一上学期,我郑重地将入党申请书递交给了学院学生党支部。

闯“学习关”,在勤学苦练中提高知识水平。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为了拥有一技之长,将来为国家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我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着重练就“一支笔”,通过不断阅读和写作,在学后写、在写中学,循序渐进提高文章质量。我还着力练好“一张嘴”,通过加强对朗诵、演讲的学习和参加相应比赛的实践,锻炼自己的口才。虽然投稿或比赛经常“碰壁”,但我依旧重整旗鼓,迎接下一次挑战。大二上学期,我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之后的一年里,我陆续进入了学院分党校和学校党校培训班学习,期间进一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章、党规和党史,参加并通过了结业考试。大三上学期,我被确定为发展对象,不久被学院学生党支部接收为预备党员。

闯“实践关”,在服务社会中践行初心使命西汉文学家刘向著作《说苑》有云:“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对于一名大学生党员而言,服务社会是践行初心使命、内化宗旨意识的一条途径。在成为预备党员后,我深知与正式党员存在着“最后一公里”。为加强实践锻炼,我结合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员实事工程”的要求,报名成为了校内无偿献血、校外马拉松赛事等活动的志愿者,在服务老师、同学和参赛者等不同群体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我还参与了学院承接的自然村落文史普查工作,这也是我大学入党以来参与过的最贴近基层、最贴近群众的社会实践。在普查中,我通过实地考察、访谈村民等方式,收集了所到自然村落在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并将普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地政府,为这些自然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作出了努力。经过党组织的考验,2017年10月,我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五年前,我是一名向党组织靠拢的大学生。而现在,我是一名基层选调生。今后,我将继续保持大学时期“闯关”入党时积极进取的奋斗姿态,做好驻村工作,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接续奋斗。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1-07-25
下一篇 2021-07-2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