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墩墩苗”蓄好基层“一池活水”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方村街道方家村委会 韩宝徽

人才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基层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所在,是我们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能否真正落实,就要看基层干部工作扎实不扎实。但现实中基层又往往因为环境、待遇、个人发展等各方面因素面临人才流失,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乡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甚至出现“空心村”现象。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这是深刻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经验得出来的规律性认识,是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因此,要优化年轻干部的成长路径,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多“墩墩苗”,用“墩墩苗”蓄好基层“一池活水”、筑牢基层人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筑牢基层人才必须要在“惜才”上下功夫。选人用人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营造良好的人才引进环境,是激发城市活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举。坚持五湖四海,广开进贤之路,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尤其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要珍惜利用好高校毕业生资源,吸引大学毕业生返乡,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让基层成为“千里马”的“跑马场”。对一些紧缺型的“高精尖”人才,要坚持把功夫用在平时,进一步在引进方式和手段上下功夫,不在统一考试上做硬性规定,将一贯表现良好、群众满意认可度高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充实队伍。坚持选拔对党忠诚的年轻干部,用好政策倾斜,重视基层干部的实干经历,让更多的年轻人才愿意去基层、乐于去基层,努力将基层打造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才基地。

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筑牢基层人才必须要在“育才”上下功夫。年轻干部好比是未经风雨的“小树苗”,基层就是栉风沐雨的“大练场”,要让年轻干部下沉到基层一线“摸爬滚打”,在各种急难险重的环境中锻炼人的各种能力。还需要注重对人才“德才”两方面的考核,出台好的政策为“基层减负”,让更多基层年轻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实干工作中,既要严惩“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的人,又要批评溜须拍马做表面文章的人,杜绝“干的干看的看”“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没差别”现象,把党“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治国理政方针融入到基层实践。通过梯进式培养、多岗位历练,让年轻干部在不同层级、不同职务的锻炼中担重任、挑大梁,在基层磨练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

人非有才之难,而善用其才之难。筑牢基层人才必须要在“用才”上下功夫。所谓“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要紧紧围绕年轻干部培养目标设计务实管用的培养举措,使年轻干部实地到岗、实在锻炼、真心实意投入。年轻干部“墩苗”的要义在“实”,最终的目标在“壮”,在具体政策落实上要破除人才使用的各种隐性台阶,把真正愿干事、真干事、干成事的人才发掘出来,让“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要摈弃任人唯亲、求全责备以及各种裙带关系,在基层干部中设置竞争机制,为优秀青年干部搭建成长平台,努力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良性竞争氛围。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年轻干部到基层“墩苗”,需要从主观认识上摒弃镀金和走过场心态,重视基层锻炼,珍惜在基层的每一次“摸爬滚打”,时刻把自己当作一块“革命的砖”,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向阳而生,在关键吃劲的岗位逆风前行,在多岗位历练中丰富经历、完整阅历、扎实能力。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1-30
下一篇 2022-01-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