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第一书记”的“精神纬度”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委教育工委 吴晶

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退路的战斗中,近1亿人的命运由此改变,超1800人为之牺牲奉献。11月23日,一名名为《我们是第一书记》的电影全国点映。该片从2019年开始进行选题拍摄,整个拍摄过程没有脚本、没有演员,全是最真实的记录。“第一书记”扶贫的感人故事,感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第一书记精神”应该成为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创业的精神灯塔。

“第一书记精神”,是“知难而进不怕苦”的责任担当。“不畏浮云遮望眼,越是艰险越向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一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工程,其难度不亚于两万五千里长征。脱贫攻坚战打响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偏远山区,绝对贫苦现象还较为突出,贫苦人口多、底子薄、区位差、脱贫难度大,是一块块难啃的“硬骨头”。但是,广大脱贫干部尤其是驻村“第一书记”有召必应、使命必达,主动响应党的号召,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从城市下沉乡村,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大家想在一起、干在一处,他们用脚步丈量乡村的土地,用真心真情服务百姓,硬是蹚出了一条希望之路,用智慧和汗水勾勒出了一幅幅有关青春、奉献、责任、勇气的新时代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图。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强的责任担当,脱贫攻坚战才能最终完胜。

“第一书记精神”,是“苟利人民生死以”的宗旨情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为了历史性消除困扰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绝对贫苦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广大驻村“第一书记”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团结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甩掉贫困“帽子”。这些干部舍小家为大家,不少人还因此付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是牺牲时年仅30岁的广西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是湖南株洲攸县宁家坪镇龙田村驻村第一书记吴爱秋,是江西修水县“90后”扶贫夫妻吴应谱和樊贞子,后两人牺牲时,樊贞子还怀着身孕。“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这种爱民如子的情怀,怎不令人感动。这样的赤子之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传承。

“第一书记精神”,是“不达目的誓不还”的必胜信念。“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等不起、输不起的战斗,没有任何退路。为了完成党中央下达的“死任务”,广大驻村第一书记脱下“皮鞋”换上“布鞋”,脱下“西装”换上“便装”,脚踩泥土、面朝大地,以必胜的信念投入战斗。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挑灯夜战、访贫问苦、谋划对策;多少次风风雨雨,他们逆风而行、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为贫苦群众点燃希望的明灯。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了这种必胜的理想信念,就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致胜法宝”,就有了生生不息的无限希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胜利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仍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中大显身手,让伟大的“第一书记精神”不断焕发新的夺目光芒,激励着我们开创新的胜利、赓续新的辉煌。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01
下一篇 2022-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