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选调生 “三步走”托起“人民幸福”

四川省富顺县人民政府富世街道办事处 曾梦瑶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十个明确”的系列评论文章,其中提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基层选调生作为离人民最近的“服务人员”,其所作所为都直接影响着人民的切身利益,更应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刻入骨血,做到思想先行、能力跟进、行动落实,“三步”走好托起“人民幸福”之路。

思想先行,托起“人民幸福”,应从“坚定信念”开始。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从“为人民服务”到“以人民为中心”,时代在变,中国共产党之“为民思想”从未改变,正是在这一正确思想的引导下,百年大党才能永葆鲜活的“生命力”,“国家实力”才有从“弱”到“强”的飞跃,“人民幸福”才有由“空”及“满”的提升。基层选调生作为基层干部队伍中的“新生军”,要进一步夯实理论学习,从党的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中汲取养分,深刻理解“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内涵,使“人民至上”的理念入脑入心,培育好“心中有民”的至诚初心,锻造出“为民谋福”的坚定信念,用“为民思想”指引“人民幸福”之路的“方向”。

能力跟进,托起“人民幸福”,应用“练就本领”推动。能力是干事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赢得14亿人民信任,成为“人民幸福”的“谋划者”,关键在于能够深入人民群众生活,精准掌握百姓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并且对症下药,有的放矢。为人民谋幸福,不是简单地坐在办公室完成本职工作,更要提升“了解人民”和“办好实事”的“能力”。基层选调生作为基层干部队伍中的“年轻代”,一方面要培养“串街巷、下田头”的意识,把深入走访群众作为常态化工作,学会多到街头巷尾与人民“聊生活”,常到田间地头和人民“摆生产”,练就“打开人民心扉”的本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于民生方针政策的学习和理解,积极主动参与基层民生事务的处理,多向老同志“讨要”应对复杂矛盾的经验和技巧,当好“百事通”,练就“治愈人民心病”的本领,用“帮民能力”扫清“人民幸福”之路的“障碍”。

行动落实,托起“人民幸福”,应以“担当实干”兑现。行动是成事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维护了人民生命健康……中国共产党用知重负重、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兑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庄严承诺。“人民幸福”是“干”出来的。基层选调生作为基层干部队伍中的“活跃派”,“为民谋福”不能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培养“担当实干”的精神,锤炼“勇于作为、敢于吃苦”的品质,将口号践行到实际行动中,做到口号响亮、动作麻利。要勇于挑重担,敢于涉险滩,面对人民提出的困难不找借口、不提托辞,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铁人”精神,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干好基层民生实事,用“爱民行动”靠近“人民幸福”之路的“彼端”。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2-28
下一篇 2022-02-28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