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撰写的“定”“海”“深”“真”

重庆市潼南区双江镇人民政府 龚芋交

古有大禹治水,求得定海神针,水患平定,海河永固。今有“定”“海”“深”“真”,剔除材料撰写的虚夸浮躁,突显真挚情感、深刻内容。

“定”心凝神,端正态度。相对于机械的填表报数工作,材料撰写更需要静下心思考,沉下心打磨。不少干部因此存在畏难情绪,以工作繁忙、能力不够为由,推脱写作任务。要写出好材料,便要直击此痛点,如范仲淹断齑画粥般不找借口,坚定信念,扯掉遮羞布;如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般专注用心,打好呆仗,甘坐冷板凳;如唐太宗纳谏般闻过则喜,反思提升,练就“强心脏”,从而敢于写作,乐于写作,精于写作,不断超越自我,磨出真功夫,成就“大手笔”。

“海”纳百川,广泛积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好的笔杆子,一定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写作之人,常有词不达意之困扰,分析论证也似是隔靴搔痒,力有未逮。广泛“阅读”便是治疗此“病症”的一剂良方。“阅读”,既要好读书,又要读好书,从大政方针和重要言论中寻找方向,从经典原著中汲取养分,跨学科、全方位地构筑和充盈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有底气涉猎多种题材的材料写作,不说做“墙上苇”“山间笋”,不说“外行话”,以免贻笑大方。“阅读”,既要读有字之书,又要读“无字之书”,要在吃劲岗位上经风雨见世面,深入一线听民声,聚民意,解民忧,立足实践,写出接地气的好材料。如此海量吸收,不懈积累,才能从量变转为质变,突破固有思想观念的藩篱,拓宽眼界,打开格局,写起材料得心应手,倚马可待。

“深”学践悟,内化于心。学习积累,求量更要求质,切忌“一目十行”“蜻蜓点水”,学习浮于表面;避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知识雁过无痕。要将理论读深读透,理顺文章逻辑,深挖遣词造句;要让实践入脑入心,分析事件本质,提炼工作经验,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感悟融会贯通,打开认知的任督二脉,发现事物内在联系,思维活跃度和思考深度不断提升,好词佳句俯拾皆是,思路观点奔涌而来,材料才不会因固守教条、缺乏创意而干瘪无味,也不会因牵强附会、欠缺厚度而空洞单薄。

“真”情实感,不落窠臼。“我思故我在”,正是因为重视和强调人文精神,尊重和欣赏个人情感和思想,文艺复兴才能冲破黑雾,给中世纪的人们带来曙光。“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都不同,个体价值因此而彰显,带着这份感悟写材料,镌情于笔、研心为墨,才能化“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被动为灵感迸发、不吐不快的主动,谋篇布局也会更有新意,字里行间也更显活力,文章也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1)
上一篇 2022-03-16
下一篇 2022-03-16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