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体”里看文化“三桥”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许晓瑜

“你大抵是倦了,竟回我这般敷衍”“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近来“黛玉体”爆红网络,有人说“这是将经典踩在脚下”,也有人说“这说明传统文学有魅力”。评价虽然褒贬不一,但在这经典形象穿越百年融入现实的网络文化现象中,却映射着文化发展的需求方向。

形式上,要搭好“经典”与“生活”的桥梁。一方面,源于《红楼梦》表达方式的“黛玉体”能够激发广大网友创作和模仿的欲望,看似跟风恶搞,但这种“老瓶子”填装现实情感表达的现象,正说明了大众对于经典的接受和热爱,是“文化自信”显著提升的表现,有利于经典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经典文学作品相较于现代白话作品,阅读门槛高,受众面相对较窄,但经典不应束之高阁供少数人欣赏,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活力,“黛玉体”的出现,虽不直接体现经典作品的内涵,但可以看作是对《红楼梦》的生活化应用,有助于以“趣味性”引发对经典的再度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做好文化传承,就需要在“经典”与“生活”的联系上下足功夫,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经典”的新时代生命力。

内容上,要搭好“创作”与“人民”的桥梁。一方面,相较于口水式吐槽,“黛玉体”是带有文化味儿的回怼,是广大网友基于经典作品表现形式的再创作,它的“火”,恰恰说明了网络“短平快”的表达方式已经不足以满足需求,人民呼唤更有魅力的创作;另一方面,优秀作品源于人民,人民既应是创作的主体,也应是文艺表现的主体,《平凡的世界》《活着》等优秀作品能够长期为人津津乐道,正是因为只有体现人民真善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创作,才能有经久不息的艺术生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要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作用,就需要在“创作”与“人民”的联系上下足功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健康、美好、丰富的创作内容,搭建好“中国精神”的传播载体。

媒介上,要搭好“传统”与“新兴”的桥梁。“黛玉体”等新用语的爆发式传播,基于的是新兴媒体的广泛发展,它以“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形式,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效滞后性和范围局限性,为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等带来了深刻变化。而同时,新媒体传播也带有一定弊端,比如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深度思考欠缺、零散化报道带来的局限化解读、无效信息泛滥带来的注意力剥夺等,对文化传播的体系性和深刻性有一定削弱。但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我们应该认识到,“全媒体传播格局”是必然发展趋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关系是迭代关系、是此长彼长、是优势互补,要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在“传统”与“新兴”的联系上下足功夫,在共融互通的新格局中,牢牢占据优秀文化传播制高点,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清朗空间。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3-31
下一篇 2022-03-31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