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 “三去处”和群众打成一片

随着办公系统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基层干部越来越多的工作在“屏幕”上开展,工作开展更便利的同时,也有部分基层同志把自己的工作全部“圈”在了屏幕框里。虽然很多工作完成了,但在有的地方,开个村民大会一问,村民竟然只能“听声辨人”——对包村、驻村的基层干部基本“脸盲”。这无疑暴露部分基层干部存在“不愿、不善、不常”联系群众问题。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基层干部要实现扎根基层,真正将基层工作落实落地,需学会在“三去处”和群众打成一片。

愿和群众打成一片,要学会饭后“串个门”。作为基层干部,万不能以“社交恐惧症”作为理由,不愿与群众密切联系;也不能说只抓“主要矛盾”,了解基层情况与开展基层工作全依赖于村“两委”干部。作为包村、驻村的基层干部,首要工作要求就是需对村情一清二楚。做村情调研,万不能道听途说而止于纸面,需学会在老百姓饭后去“串个门”,在群众不忙的时候,踏进他们的家门,看看他们生产生活近况。只有站在群众家里真听真看真感触,才会发现群众急难愁盼的真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我们与群众的心才会贴得更近。

善与群众打成一片,要学会茶时“拼个桌”。有的同志是愿意密切联系群众的,但往往脸皮儿薄,只有大家三五成群时才能走到群众身边,一旦没有其他同事相伴,下乡入户的工作便会推迟耽搁。这些同志心里是装着群众,但困在了不善于独立开展群众工作,解决这个问题,茶馆饭店是个好去处。放古代,茶馆饭店那可是江湖侠客的“情报中心”。我们大可以在吃饭喝茶的时候,和群众拼个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一起唠唠家长里短,借此机会听真话、晓真情,并实打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从此与群众培养深厚的鱼水之情。

常与群众打成一片,要学会田间地头“搭把手”。这个“田间地头”不仅是田间地头,它也可以是菜市场、也可以是工地,只要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劳动的地方,都可以是我们“常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好去处。“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干部要要想真正开展好基层工作,对社情民意的掌握就不能仅止于“过得去”,我们可以多去他们挥洒汗水的地方走走,能搭把手时搭把手,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流汗,切身感受他们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发现他们不会说、不敢说、不知哪里去说的问题,努力解决他们关心的这些问题,让群众切身看到、感受到——我们和他们站在一起。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4-14
下一篇 2022-04-14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