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丰收的“爱恨情仇”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县委组织部 陈芹

又到一年丰收时,走在驻村的路上,路旁全是橘子树,黄灿灿的果子散发着阵阵清香。微风带着果香,吹过我的脸庞,思绪飘向远方,家乡这时也该是处处金黄了吧!一时间,那些关于丰收的人和事,如同电影一幕幕在我脑海中闪过。

小时候,对丰收“爱恨交织”

儿时,最期待的日子除了过年,便是丰收的季节。丰收意味着我们终于可以挣零花钱了,也能找理由“缠”着大人买零食。晒完油菜籽,总会得到一根冰棍的奖励。“搓”玉米也是小孩子挣零花钱的“大好时机”。一个玉米棒到底值一分钱还是两分钱,总要和妈妈“商量”许久。小孩子围坐一圈,互相比拼谁“搓”得更快。别看我们年纪不大,个个都是“搓”玉米高手,十几秒就能将一个玉米完美“脱粒”。数完“战利品”,拿着妈妈刚给的两块钱或者三块钱,一起去小超市买冰棍,这是孩子对丰收的“简单爱”。

我对丰收不全是“爱”,也有辛苦收庄稼的“恨”。每到九月,小路上全是背着背篓来来往往的人,不用猜背篓里不是玉米就是稻谷。我家也不例外,小孩子也会去田里帮忙。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孩子也是玉米“搬运工”,年纪小的背十个,年纪大的背二十个。八九岁的我背着重重的背篓,不知道在路上摔了多少跤。我就在想:“收庄稼真累,为什么家还要种这么多地呢?”于是便傻傻地跑去问妈妈:“妈妈,明年我们可以少种点玉米吗?”妈妈笑着说道:“当然不行了。”那时,我还不懂为什么就不能少种些庄稼,直到后来才明白正是让我“又爱又恨”的庄稼托起了全家的“希望”。

长大后,对丰收“一往情深”

不知从何时起,再没有对庄稼的满头“问号”,心中只有一片深情。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庄,能顺利读完研究生,一路走来实属不易。以前每年九月,爸爸就会卖了新收的稻谷和玉米给我交学费。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我家总要种那么多庄稼,因为一粒粒稻谷和玉米承载着全家的生计以及我和弟弟的学费。此后,小小的我也会担心干旱和暴雨影响庄稼收成,期待庄稼快快长大能早早收获。

如今,我家不再需要靠卖粮食凑弟弟的学费了。父母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一年能出栏两百多头猪。九月开始,就是父母最开心的时候,辛苦喂养大半年的猪能陆续出栏了。前几天听妈妈讲,一头猪卖了五千多块钱,隔着屏幕我都感受到了妈妈的开心。妈妈还说:“以前我们只能靠种地挣点辛苦钱,现在能靠养猪挣大钱,都要感谢党和国家好政策。”十多年过去了,得益于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村里发生了巨变,那条曾让我多次摔跤的泥巴路,现在已是加宽水泥硬化路。“搓”玉米不再需要用手挨个“搓”,而是有专门的机器,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干完以前需要干大半个月的活。丰收的颜色不再只有稻谷黄和玉米金,还有蜜桔黄、辣椒红、板栗粽、肥猪白……村里的人无论是选择继续种田,还是像父母一样搞养殖,又或是种水果、做生意,大家的日子都是越过越好,越过越甜。

感谢这片土地,助我圆了“大学梦”,解锁“基层梦”。求学二十载,何其幸运又在秋收的季节成为了一名基层选调生。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这个金秋九月,我也在基层的土地上,种下一粒“种子”,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盼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2-09-30
下一篇 2022-09-30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