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抓实基层治理 助推乡村振兴

自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始,全国的工作重心逐渐向乡村振兴转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治理有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表明了乡村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因此,为推动红梁村的振兴发展,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基层与时俱进

红梁村作为农坝镇红色革命的组成部分,先天性的有着红色基因传承。革命先烈李汝为在红梁村付家坝和闵家坪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事迹一直在村民中流传着,使得红色这种信仰在红梁村的土地上永生不息。为充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为了推动乡村治理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要坚持不忘初心,准确把握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红色基因根植于我们党的肌体、流淌在共产党员血脉中的遗传因子,是中华民族共存共荣的精神族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政治优势。在中国共产党这百年的奋斗历史中,培育了红船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一大批蕴含红色基因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思想理论、崇高理想信念、优秀政治品格、优良工作作风、积极精神风貌的结晶,有着其固有的“内核”和不变的“根本”,贯穿其中的都是党对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二是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红色基因新的时代养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红色基因虽然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它不是保守僵化、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丰富发展的。我们要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示出强大生命力,不断地为红色基因增添新的元素,赋予新的时代养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与红色基因中蕴含的信念坚定、不怕牺牲、纪律严明、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精神要素具有价值上的高度统一性,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展现形式,两者高度统一,深度互补,深度融合。三是我们要坚持改革创新,讲好新时代红色故事。创新是红色基因得以赓续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发展、时代任务、实践深化对红色文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网络化、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就必须使红色文化结合时代元素,不断适应传播规律,以新形式、新话语传播红色文化,推动红色文化不断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推动传承工作与时俱进,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芒。

二、加强基层党建,夯实基层组织基础

基层是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夯实党的组织基础的重大举措,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抓好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为落脚点,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因此,红梁村借助2021年两委换届为契机,调整配强“村支两委”班子,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主抓班子建设,强化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选优配强村支两委班子为抓手,优化村干部岗位设置,使班子成员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团结一心,有力地激发了村干部队伍的干事创业激情,激发了农村基层治理的活力。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治理根基。村党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推进乡村治理,要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对村级事务的集中统一领导,依托结合共建共创、党员联户等活动,有力整合村级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聚焦党员发展工作,切实提升党员发展质量,优化党组织结构,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

三、抓实乡村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农村村民要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与精神追求,才会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在一起,才会将个人目标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来;村民必须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体层面标准,个体行动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直接动力,个体行动决不能是不规范的行动,必须是有价值引导的行动,是构建良好村风的精神基础,因此,农村村民必须在个人层面上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行为指导,将文明行为融入到社会关系之中;村民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个人道德水平不仅是衡量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随着社会的变迁,乡村文明道德也在弱化,如勤俭节约的传统道德在功与利、消与费等的冲击下被人们逐渐抛弃,因此,村民必须提高道德水平,以修身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从个人来看,必须不断提高个人品德,遵守职业道德,倡导家庭美德;乡村必须具有良好的家训家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内在功能的正常发挥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社会优良风气的形成必须以良好的家训家风为基础;乡村邻里必须互敬互爱。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说明邻里互敬互助互爱关系是构建支持社会进步的重要部分。但是,随着乡村人口的大量外出,在家人群与外出人群相互交流沟通少,感情自然疏远,所以乡村由原来的熟人时代变成了现在的半熟人时代,这种半熟人时代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邻里关系的良性互动。乡村邻里之间必须坚持互敬互爱互助,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村民必须具有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前人们从生存和生活需要转变成新时代心理的需要。然而,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加上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发生了变化,社会心态逐渐遭到扰乱,如仇富仇官、不劳而获的心理在社会中蔓延开来,一部分人的价值观与行为偏向至错误的方向。

乡村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加强党的领导是乡村治理的关键,2021年通过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基层要加强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全面提高乡村治理能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

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推动乡村和谐治理。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打好“三治”组合拳,维护乡村治理的良性运转,建设善治乡村。以回引外出优秀农民工,抓实回乡创业人员的培养工作,积极调动农民群众的创业精神,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激活农民主体意识,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健全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体制机制,规范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突出村规民约的教化作用。建立健全乡村法律服务体系,引导村民依法依规办事,努力让自治、法治、德治贯穿到乡村治理全过程,全力打造完善乡村治理格局。

四、优化乡村特色产业,助力经济提能升级

为了红梁村更好发展,发展特色产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因地制宜,创造现代特色乡村产业发展的条件,处理好产业发展与保障农业产业安全、农民就业增收的关系,营造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同时也要积极引进在外乡贤能人返乡创业和吸纳乡村振兴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人力资本的集聚来带动农村的产业聚集与产业升级。二是大力提升特色种养业发展水平,积极探索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挖掘本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带动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收入稳定快速增长。三是积极参与县、镇规划的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力争本村实现“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融入到县域、镇域全产业链中去,实现红梁村宜业和村民乐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962550212,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08888.html

(0)
上一篇 2023-02-21
下一篇 2023-02-2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