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乡村振兴产业“硬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广大党员干部要牵好牵牢产业兴旺这个“牛鼻子”,夯实发展根基,挺起产业脊梁,走稳振兴之路。

绿色发展强引领,激活内生动力“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从沙地荒原到浩瀚林海,塞罕坝充分释放生态效益的同时,依靠绿化苗木产业壮大绿色经济,以生态高颜值促发展高质量。各级组织部门要用好“指挥棒”,聚焦制约地方绿色发展的实际问题和短板弱项,将地区发展“含绿量”纳入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统领,充分挖掘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人文优势,杜绝“堆盆景”,打造“真风景”,探索不同区域“两山”转化路径和实现模式。以“生态能量”撬动“产业增量”,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铺就“绿色通道”。

资源集聚破壁垒,激发市场潜力。农虽旧业,其命惟新。应立足资源蓄势、产业崛起,在“以农为本”基础上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建立充满活力、结构合理的乡村产业体系。始终坚持产业链条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在哪里,规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破资源要素流动壁垒。通过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小农户开展生产经营合作,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抱团发展的局面。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好产业发展的“指挥员”“排头兵”,培育特色经济,打响本土品牌,灵活采取营销助农、消费惠农等形式,帮助“小农户”与“大市场”实现有效衔接,充分激发农业农村市场潜力。

人才引育成雁阵,激荡创业活力。人才兴,则乡村兴。各级组织部门应将产业发展需要作为人才引育风向标,通过扩大“三支一扶”招聘规模、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方式,拓宽人才流动渠道,引导各类人才向基层流动、在乡村集聚。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健全激励机制、施行柔性管理,确保人才留得住、用得好。积极发掘和培养各领域能工巧匠、民间艺人,加强乡土人才技能培训和示范。与此同时,依托职业院校,以“订单培养”模式为家庭农场、涉农企业提供“靶向供给”。依托田间学校开展农业教育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田间实操”培育更多“田秀才”“土专家”,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有力推动农业农村共同富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前进小李,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54218.html

(0)
上一篇 2023-11-18
下一篇 2023-11-1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