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四下基层”让主题教育奋力向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反映福建宁德坚持35年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重要抓手。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嘱托,在主题教育工作中坚持“四下基层”制度,推动主题教育始终奋力向下,让第二批主题教育谋在基层、干在基层。

 声向下,坚持细学深悟,晓之以理,确保党的理论传基层“一呼百应”,让理论学习始终“根植于民”。理论学习是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更应以“四下基层”制度为重要抓手,将党的声音传播到基层,促进党员干部将党的思想学深悟透讲好,让党的理论政策“声入人心”。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用心用情讲好党的政策方针,加深群众对党的理论的认识理解。更要站稳群众立场,精准把握群众的政策需求和接受特点,因人而异的丰富宣传形式,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讲,自觉充当“转换器”“翻译机”,把“政治术语”翻译成“方言土话”,把“理论政策”转换成“常识道理”,让群众愿意听、听得懂、听得进,实现“润物有声”,真正让党的政策主张“飞入寻常百姓家”,把党的政策主张变为群众的行动自觉,使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让理论学习始终“根植于民”。

脚向下,坚持寻根究底,身心俱入,确保调查研究下基层“一沉到底”,让调查研究始终“问计于民”。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要。习近平同志到任宁德之初,就走遍闽东9县开展调查研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等一系列重要理念,破解了闽东贫困地区的发展难题,彻底结束了当地“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历史。广大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深入群众听民声、察民意、访民情方能出实招、见实效。要以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沉下心、俯下身,主动到矛盾突出、困难较多、工作急难险重的基础一线,紧盯发现的重点问题和典型案例,真正了解群众困难与需求。更要对问题进行“麻雀式解剖”,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根溯源找症结,深入研究问题内涵,精准抓好问题走向,问计于民,整合意见,把对策提的更准更实;通过举一反三解决共性问题,确保解决“一个问题”推动解决“一类问题”、办好“一件事”带动办好“一类事”。还要注重问题时效和对策成效,不做面子工程、避免形式主义,让群众的声音及时得到反馈解决,让调查研究始终“问计于民”。

 耳向下,坚持广开言路、立行立改,确保信访接待下基层“一步到位”,让检视整改始终“问效于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是对照检视自身工作不足,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将信访接待作为检视整改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检验自己群众工作能力和作风的重要“试金石”。要真正把信访群众当亲人,善听民意,换位思考,开展信访接访活动,摸清群众困难和需求,对照检视自身工作差距和不足。要尤其关注“难啃的骨头”、“烫手的山芋”、“难解的死结”,坚持往矛盾“窝”里钻,避免只做容易解决、可以预测、能够掌握的“能力之内”的信访工作,而要真正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更要积极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针对问题及时找准整改措施,以为民办事的工作成效检视自身工作能力;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结合,对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建立台账,持续推进解决。以信访接待作为检视整改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坚持查真事、干真事、改真事,在群众的“点头”认可中检视整改,让检视整改始终“问效于民”。

心向下,坚持真抓实干、勤政为民,确保现场办公到基层“一以贯之”,让服务发展始终“造福于民”。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曾跋山涉水、披荆斩棘,三进下党进行现场办公纾民困、解民难。“现场办公下基层”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是最根本的群众工作,也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措施。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紧扣群众所需、所盼、所想,主动走出“办公室”“文件堆”“工作群”,把“办公桌”搬到群众需求最强烈、问题最紧迫、矛盾最突出的地方,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在“面对面”现场办公中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要把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作为现场办公的重要内容,深入基层一线,紧盯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现场研究、现场指导、现场协调,把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更要关注成效如何,从群众满不满意里看差距和短板,对做得不好的地方及时“补课”,对存在的差距及时弥补,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让服务发展始终“造福于民”。

(重庆市合川区合阳城街道办事处  胡登明)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偷渡的鱼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65196.html

(1)
上一篇 2023-12-29
下一篇 2023-12-29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