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 念好主题教育“民”字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第二批主题教育临近收官,要坚持标准不降、劲头不松,将主题教育同各方面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第二批主题教育直接面向基层、离群众最近,广大党员干部要在主题教育中念好“民”字诀——体民心、晓民情、解民忧,以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以实干实现人民的福暖四季、顺遂安康。

厚植爱民情怀,“真情实意”体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古人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我们党的宏伟奋斗目标,离开了人民支持就绝对无法实现”“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决定党和国家命运前途的力量源泉,字里行间无不关乎人民、关乎信任。回望历史,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总结出来的一条成功经验。我们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坚持不懈带领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广大党员干部要结合主题教育,常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之志,用真挚的情怀时时处处事事从人民群众立场出发,以赤诚的热爱用心用情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权益;要把人民的幸福作为奋斗的目标,把人民的追求当成自己的理想,把情深意笃融入民生事业,把足迹踏在基层大地,与民生冷暖同感受,和人民所盼共奋进。

践行躬身向民,“四下基层晓民情,以民情验天心古人曰:“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讲到“要带头抓好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增强问题意识,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引导和推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知民意、晓民情,是为民排忧解难的基础和前提,而“坐车转,隔窗看”、“亮亮相,念念稿”无法深入了解基层情况;走访慰问“走过场”、嘘寒问暖“摆样子”更是破坏干群关系让群众寒心。古语有云,“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了解民情民意作为为民服务的“先手棋”,学用擅用“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勤学勤练“群众路线”这项“基本功”,走进农家小院一线调研办公,把“四下基层”作为重要抓手,摸准实情、研透民意,勤走“田间地头”,常听“家长里短”,多问“柴米油盐”。

担当实干为民,“务实笃行”解民忧,策马扬鞭自奋蹄。古人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问题,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古语有云“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主题教育成效“成色”足不足,归根结底要看老百姓关心关注的就业、教育、医疗、托育、住房、养老等社会重点问题是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杜绝微信喊喊布置工作、摇下车窗实地考察、电话打打联系群众等“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的不良作风;摒弃“套话”、“空话”、“大话”、长篇大论的“啰嗦话”,多讲“大白话”、“家常话”、“真心话”、真心实意的“亲近话”;“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将群众的每一件琐碎小事都当成实实在在的大事,以“钉钉子”精神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好,让群众挂在心头的事能“落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小石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75703.html

(0)
上一篇 2024-02-01
下一篇 2024-02-01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