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为民服务的宗旨

在小时候的思想课上第一次听到“人民至上”相关内容时,我的内心是困惑的,谁是“人民”?何为“至上”为什么要这么做?众多的问题虽然在我对于思政课程不断学习后获得解答,但是还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浮在表面上。

但这样的烦恼在4月1日出版的第七期《求实》杂志中获得了解答。在第七期的《求实》杂志上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将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统一收录其中。一句句平日中耳熟能详的话语在文章中被以时间的方式排列起来,让我在阅读中对这些熟悉又充满力量的话语产生了新的领悟,忍不住与大家分享。

重新认识为什么坚持人民至上。在2012年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在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近代的斗争中,我们看到人民的力量——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是人民不畏牺牲前赴后继换来的新时代,从一个个“五年计划”到改革开放,是人民用双手创造经济腾飞,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英雄。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最大的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6月18日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所说:“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继续经受住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就必须始终密切联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重新认识什么是坚持人民至上。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收的是人民的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重新认识怎样做来坚持人民至上。怎样做这样的议题习近平总书记几乎在每次重要活动都不断强调,在2023年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就强调:“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现代化道路最终能否走得通、行得稳,关键要看是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政党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让现代化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既增进当代人福祉,又保障子孙后代权益,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但更要积极鼓励人民参与,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正真参与自身美好生活建设的伟大工程中。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11786,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93395.html

(0)
上一篇 2024-04-17
下一篇 2024-04-17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