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站C位 为农业强国建设赋能提速

风鹏正举,春风渐酣。今年全国两会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成热议话题,而农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基础产业,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迫切需要加快发展以高质量为目标、以创新引领为导向、以科技赋能为内核的农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要让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一脉相承。当“高质量发展”同“新质生产力”这一对概念碰撞在一起,注定会迸发出火花。“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之间的紧密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农业不仅是基础、是支撑,更体现强国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成色。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因此需要通过科技进步突破经济发展瓶颈,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其他学科或产业技术的最新成果,积极融入农业领域的技术场景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使新质生产力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要让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国建设,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坚持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要竞争力。要聚焦农产品的上下游供应链、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业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智慧农业,确保相关产业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围绕蔬菜、林果花卉、绿色食品、农业装备、种业培育等特色主导产业,推动各地产业形态由“小特产”升级为“大产业”。开发农产品深、精加工技术,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促进优势特色主导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发展“大农业”。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建设3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8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509个农业产业强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2%,现代化大农业的蓬勃发展,是农业新功能、产业多样化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不断拓展的结果。

要让农业科技人才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底盘”支撑。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承担者,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根本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创新制度,优化服务保障,最大限度拓宽乡村人才发展空间。但现实中的问题也不容回避,比如,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仍然不足,难以满足当前“三农”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塑造农业新质生产力,必须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放在最优先位置。要因地制宜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结合当地农业资源条件,机械化、产业化水平等特点来开展,以更好地促进当地农业发展。要服务保障力度。从制度层面优化培养机制、加强财政扶持,加强在科技奖励、发明专利、技术荣誉、表彰奖励等方面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予以奖励。依托科技小院等平台,引导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入乡人员和“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创新创业,让科技通向农村“最后一公里”。

(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人民政府 杜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基层网立场,发布者:4657用户,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ceng.org/xyxx/193875.html

(0)
上一篇 2024-04-18
下一篇 2024-04-18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