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工作为何犯“拖延症”“急躁症”“懒惰症”

脱贫攻坚形式主义的六个表现

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脱贫攻坚的制度化建设,巩固脱贫成果;另一方面,也要深入开展扶贫脱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认真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等现象。从目前看,脱贫工作领域中的形式主义主要有以下表现。

脱贫攻坚工作为何犯“拖延症”“急躁症”“懒惰症”

1、思想认识淡化

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但是,随着脱贫攻坚难度的加大,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极大阻碍了扶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

有的干部产生畏难情绪,在工作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安于现状、消极应付;

有的干部不遵守制度规定,不尊重群众意见,喜欢闭门造车,凭老经验,吃老本,遇事拍胸脯、拍脑袋,麻痹大意,急于求成;

有的干部喜欢搞“花架子”,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有的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还存在“等靠要”思想,等等。

2、主体责任软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脱贫攻坚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但是,

有的地方、有的领导干部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脱贫攻坚责任的重要性,习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

有的地方、有的部门没有严格规定干部脱贫攻坚责任,缺乏具体的量化的脱贫攻坚责任考核标准,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表彰和支持那些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到位、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没有将脱贫成效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对那些脱贫攻坚不负责任、造成不良影响的相关部门和干部,还存在着“不敢追究”“不愿追究”的现象。

3、调查研究浅化

调查研究是搞好脱贫攻坚的重要环节。但是,

有的扶贫干部到基层“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地”,没有“俯下身、仔细看、认真听”,只是搞一些“走读式”“挂名式”帮扶

有的地方扶贫规划脱离当地实际,靠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最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后遗症

这种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不切实际、盲目推进的形式主义做法,会导致国家、集体和群众财产利益遭受损失。

4、工作本领退化

脱贫攻坚责任重大,各级干部肩上的压力都不小。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干部缺乏脱贫攻坚的本领,不是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而是挖空心思搞“纸上扶贫”“形式脱贫”,将精准扶贫变成“精准填表”。

例如,有的地方各类登记表五花八门,每一类登记表又需要填写很多份,基层干部把大量扶贫时间消耗在了纸面上,使得本来是入户了解情况的扶贫工作,变成了“表上来,表上去”的“填表扶贫”。

另外,还有些干部喜欢只动手不动脑,企图通过简单的送钱、送物、送“富”方式让贫困群众“脱贫”

5、扶贫措施虚化

有的地方为了迎接上级的扶贫检查,花大价钱去制作一些大型标识牌、宣传牌、广告牌。

有的贫困户家里不好看,就给买新的衣服被褥,再花钱把房子内外装饰一下,但这些并未解决群众的实际贫困问题

有的村里搞所谓的“产业扶贫”,直接去买牛羊折算成产业资金,这样就算完成了脱贫任务。

而一些“财大气粗”的部门搞对口扶贫点,则执行的是“越富越帮”原则。村民们已经住上别墅,还继续搞“锦上添花”,仍然拿出大把资金支持村里建设。而同乡有的贫困村却被虚化、忽略了,至今路还没修通,更谈不上实现整体脱贫了。

6、脱贫效果弱化

形式主义喜欢搞花拳绣腿,光喊口号,不行动、不落实,这样的扶贫效果要打上一个大问号。

有的地方报喜不报忧,通过“巧算账”等方式,将本来是属于贫困户的村民排除在贫困户建档立卡之外,以降低当地贫困发生率。

有的地方通过“造盆景”“垒大户”等方式以求尽快见到扶贫效果,让年度数字更好看。

另外,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县,从县城到村里要一两个小时的车程,但是驻村干部签到不合格还要被通报、处分。这样一来,驻村干部都被硬性的“打卡”要求栓住,每天为“打卡”奔波,既干不了活,也扶不了贫。

脱贫攻坚为何变了味、走了样?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时有发生,使本来利国利民的脱贫攻坚战变了味、走了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思想认识问题导致“拖延症”

一些干部思想认识出现问题,工作患上了“拖延症”。“拖延症”不是不做工作,只是工作起来慢半拍,想想停停、干干停停、懈怠涣散。这种病,看似影响不大,实际上阻碍了扶贫攻坚的力度和进程。“拖延症”的病根,说到底是不想为、不敢为、不愿为的懒政怠政思想

如有些地方出现了大量扶贫资金闲置,数百亩土地荒废,群众生活迟迟得不到改善的状况;有的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名利争先恐后,对工作听之任之,让扶贫攻坚任务成为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有的干部还存在“等靠要”思想,认为上级部门会给予财政资金进行兜底,实现“输血式脱贫”。

2、制度疏失问题助长“急躁症”

在政策确定了以后,干部就是决定性的因素。精准扶贫是一场攻坚战,各级领导干部作为“指战员”,来不得半点“虚”的。但是,一些地方脱贫攻坚制度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地方的差异性,以及具体工作的难度,一味强调任务进度,整天琢磨完成“指标”,大搞“数字扶贫”;

还有一些干部抱着尽快尽早完成任务的心态,热衷于“输血式”扶贫。这种靠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欺上瞒下的“数字脱贫”,糊弄的不只是贫困群众,更会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贻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脱贫,就要真脱贫、脱真贫,不要“数字脱贫”,更不要假脱贫。衡量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关键不应是追赶脱贫时间、攀比脱贫数字,而应坚持脚踏实地地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3、监督问责乏力造成“懒惰症”

为了应付上级检查,逃避工作问责,有些干部患上了“懒惰症”。有些干部精神萎靡,办事拖拉,缺乏脱贫攻坚的精气神,却没有受到批评教育。有的干部不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和上级部门扶贫攻坚的指示精神,不深入调研地方实际和听取群众意愿,就盲目上项目,搞“拍脑袋扶贫”,导致国家、集体和群众财产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却没有被追究责任。有的地方为了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彰显脱贫成绩,通过“巧算账”“打擦边球”等方式,挖空“心思”提高贫困群众收入,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却没有得到应有惩戒,甚至还受到表彰奖励。

长此以往,就会伤了那些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们的心,还会让一些人“依样画葫芦”,导致庸懒散成风,浮拖慢成癖,贻害无穷。这些患有“懒惰症”的干部,眼睛看上不看下,个人私欲膨胀,忘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忘记了脱贫攻坚战应该抱有的“初心”。

克服形式主义,如何标本兼治?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2月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强调,“今后3年要实现脱贫3000多万人,压力不小,难度不小,而且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要“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所以,为了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我们必须进一步凝神聚焦、转变作风,切断形式主义的各种根源。

1、强化责任意识,坚定脱贫信心

扶贫攻坚要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加大帮扶力度,坚定脱贫信心。要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脱贫攻坚工作的全过程,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问题,坚决纠正形式主义,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

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选用有能力、敢担当、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两委”班子,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扶贫干部落实好脱贫责任要在“六个精准”上下功夫,其中特别是把握好脱贫标准,将责任落实到位。

2、弘扬实干精神,凝聚脱贫力量

脱贫攻坚,要坚持内外发力,既要借助外力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真正帮助贫困地区脱贫,又要调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其内生动力,真正把“输血”和“造血”统一起来,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在不断加大生活扶贫、产业扶贫力度的同时,大力推进精神扶贫,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标本兼治,使各种帮扶力量形成合力,不断增强脱贫攻坚、勤劳致富的可持续性。

3、把握脱贫规律,提升工作本领

广大干部要多掌握一些扶贫的知识、多提高一些脱贫的本领、多懂得一些扶贫的规律。特别是,要针对老年人、残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贫困人口,因户因人落实保障措施,实现脱贫攻坚的精准管理。扶贫干部还要放低姿态,多与群众交流,通过与贫困群众交心、谈心,找准问题,抓住矛盾,把工作做细、做深、做具体,才能燃起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之火,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4、运用科技手段,加强脱贫管理

完善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监督检查。要做好扶贫大数据的开发,通过智能识别、云计算等手段加强数据分析,实现和加强部门间扶贫数据和信息共享。建立和完善集中统一的扶贫政策、扶贫对象、项目资金、扶贫成效、绩效考核等信息数据库,使脱贫攻坚的管理更科学、帮扶更精准、工作更到位、监督更切实。立足扶贫资源的多元化实际,完善扶贫攻坚基础信息资源建设,开发业务管理子系统,拓展服务功能,形成扶贫互助、内外互联、线上线下互通的大数据扶贫网络空间。此外,还要加强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健全扶贫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等。

5、严格考核标准,力求脱贫实效

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监督检查的力度、深度、广度、精度,充分发挥脱贫攻坚考核评估制度的“指挥棒”作用,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和督查巡查,严防脱贫成果弄虚作假,提高脱贫攻坚工作质量。同时,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目决策、管理和监督,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及时曝光和纠正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开展脱贫攻坚的第三方评估。此外,要把表彰和问责结合起来,以严监督严考核严查处,严防脱贫走形式,对违规操作、弄虚作假的进行问责,对违规摘“穷帽”的干部依法摘“官帽”,树立脱贫攻坚的清风正气。

本文信息来源为 微信公众号“人民论坛网”

(5)
上一篇 2018-10-25 20:04:16
下一篇 2018-10-27 13:20:57

你可能感兴趣的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