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札记:基层工作中的“修、齐、治、平”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陈师街道选调生 李晟 荣敏敏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并提出殷切期望,“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礼记·大学》中有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讲述的是君子处世分严修自身、经齐家族、管治地方、平定天下四种精神境界,这既是先贤的政治哲学,也是乡村振兴中值得借鉴的理论智慧。我们要深悟“修”“齐”“治”“平”的要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努力回答好信仰之问、实干之问、反躬自问和为民之问,用智慧和汗水让“基层味道”更飘香、乡村振兴更坚实。

“修”,修初心、悟党性,在学思践悟中高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旗帜。山雄有脊,房固因梁,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党建引领始终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从井冈山到苏区,从北大红楼到丰泽园,从秀水泱泱的一叶红船到乘风破浪的复兴巨轮,无数共产党人高擎红色旗帜,在新征程的潮流中挺膺时代担当。启航新征程,基层干部要对标榜样,见“信念”之贤,思“忠诚”之齐,筑思想之“基”、补精神之“钙”,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这本“真经”,争做党恩的“宣讲员”、党建的“指导员”、维稳的“战斗员”、致富的“参谋员”,始终保持做基层工作的“内行人”,及时“充电补课”,不断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成为伟大梦想的坚定“追光者”。

“齐”,齐短板、炼本领,在实干担当中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农情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数个赓续奋斗的身影“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日夜兼程、非凡作战,砥砺前行路上的磅礴力量。乡村振兴离不开一大批有担当、有闯劲、有头脑、能干事的“领头羊”,面对重任,基层干部更需要对标“七种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要始终保持“求知若渴,虚怀若谷”的心态和“本领恐慌”的意识,把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作为淬炼能力的“试金石”,善攻“娄山关”、巧渡“大渡河”,甘受“日晒苦”,甘做“小学生”,主动投身到改革攻坚、乡村振兴、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强体魄、壮筋骨、长才干,以“强筋壮骨”之姿打破“本领恐慌”,在“心心相印”中实现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治”,治痼疾、守底线,在念兹在兹中练就“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公仆本色。“水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廉洁问题向来是村民“茶余饭后”最关切、最热议的焦点问题。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上,我们面对的挑战更加错综复杂,要勤于自省把好思想“总开关”,敢于正视自身不足,勇于进行自我革命,树立“一辈子学习进步,一辈子改造提高”的理念,坚决克服轻视的思想、摒弃松口气的心态,对于在基层工作中发现的“痼疾”“顽渍”,既要“当下改”,也要“长久立”,用“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信念严守底线红线,始终保持“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政治定力,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坚定,在“乱云飞渡”中披荆斩棘、劈波斩浪,练就可堪民族复兴重任的“金刚不坏之身”。

“平”,平坎坷、勇登攀,在经风见雨中吹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争号角。在长征路上,“我们”用“半条棉被”温暖人民群众,全面小康路上,“我们”喊出“一个都不能少”的铮铮誓言,要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必须正确、科学处理“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策略与战略”的关系,加大执行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年轻党员干部当发挥好理论水平高、知识储备足、干事活力强等优势,将扎根基层的热情自觉转化为服务三农的动力,认真绘制好乡村振兴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作战榜”,努力变“输血”为“造血”,事事关心,事事尽心,让乡村这片沃土“生金”,让广大群众“生财”,让行动的春风“吹化”群众的急难愁盼,激活群众满意的“一池春水”,持续充能民生火炬的“高能引擎”,让其绽放的耀眼光芒辉映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1)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