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 在把握“分寸感”中走好成才之路

“分寸感”是人的天分与修养在内心沉淀而成的对人或事物的合理认可度。由于选拔要求相对较为严格,大部分选调生都曾是象牙塔里的“佼佼者”,能力突出固然利于干事创业,但阅历尚浅,容易心浮气躁、剑走偏锋,亦是部分选调生的写照。选调之旅是“慢慢沉稳”的过程,选调生对待事物要有一定的“分寸感”,要善于找到合理的“自洽”,稳步走好成才之路。

把握“学完”与“学深”之间的分寸感。理论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一旦停止学习,绝大部分选调生将难以做到“开口能说、提笔能写”,尤其在撰写材料时,无法立刻从脑海里抽离理论出来支撑观点,仍然要去网上查、去书里翻。学习实际上是进入机关单位工作必须放在首位的一项根本任务,尽管“学习不足”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共性问题”,但也代表了这是一个“典型问题”。选调生要避免产生“厌学心理”,只有立足岗位,时刻保持“本领恐慌”,牢牢把握好学习培训的机会去填补“理论空白”,确保“电”充足、“油”加满,才能增益所不能,推动工作效率提升。学了的同时还要学深学精,努力成为各项工作的行家里手,否则只会样样都会一点,但是样样不精通,上不了台面,干不成大事。

把握“完成”与“完美”之间的分寸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面对不同的工作要拿捏好完成和完美之间的度,简言之就是要深入思考后分清主次,分清“轻重缓急”,确保每项工作都能质效双升。做好一件工作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万事俱备,方案策划够全,再开始做,但花大量时间去想怎么做才能完美,可能导致浪费了实践的时间和试错的机会不说,还贻误工作;另一种是先开始做,而后再在做的过程中逐渐优化,但是容易忽视一些细节导致结果不尽如人意,甚至过程慌乱。因此,当接到一个任务时,选调生要保持定力,不必盲目蛮干,急于求成,在开展之前要做到深思熟虑,对于紧急的工作要立说立行以完成表态度,对于重要的任务就要以完美显能力。

把握“反思”与“内耗”之间的分寸感。反思是自我反省,重塑自我的过程,反思得当的结果是思想解放,精神丰富,但是反思过度就是一种“精神内耗”。有的选调生意气风发,敢闯敢试,但也有人因经验不多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往往表现为“我这样做会不会”“我这样说会不会”,也是“玻璃心”“想太多”在作祟,而“想太多”进一步导致的还是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推进缓慢。克服“精神内耗”就是要将工作和生活做到较好的区分,面对工作可以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自己的事”的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先把分内的事做好,面对生活则需要尽量脱离工作上的琐事,从坚持对生活的热爱中找到“平衡”,进一步停止“精神内耗”。

把握“钝感”与“敏感”之间的分寸感。敏感和钝感是互为对立面的两个词汇,过于敏感也是“精神内耗”的一种表现。选调生要善于“脱敏”,他人的意见建议只能放在对工作的思考和探讨中,不能放在对自身的评价上,就是要拒绝活在别人的看法和眼光里,对于影响自身情绪价值的事物或是涉及保密的工作业务,要增强钝感力,少听并少打听,少思且少带入。保持钝感实际上就是保护自己,一方面不能被身份和褒奖“捧杀”,要有放低身段的“谦态”,打破“眼高手低”,减少对不切实际的“赞美”的沉迷;另一方面需要坚持“事缓则圆”的原则,减少心浮气躁,凡事保持沉着冷静,以风吹不动的坚韧抓好工作。选调生所需的敏感应该体现在提升对工作思考判断的敏锐性上来,以保证反应及时,落实到位。

“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选调生要善于用沉淀自我的思路合理把握处事原则,确保思想不偏航、行动有指向,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和“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坚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0)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