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榫卯精神”不啻“青春微芒”

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人民法院 伍颖新

榫卯是中国古代极为精巧的发明,通过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进行木构架连接,形成凹凸部位相应,榫卯之间相扣、部件之间相耦。榫卯结构“精”而“美”,彰显出古代劳动者勤劳、勤奋、勤勉和智慧。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作为新时代的广大青年干部,要将发扬“榫卯之劲”,拿出“事虽小,不行不至”之笃行,当好攻坚克难的“排头兵”,披荆斩棘的“急先锋”,敢为人先的“开山人”,不啻“青春微光”。

涵养“榫卯之韧”,筑牢“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根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忆往昔,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用实干实为创造了新的奇迹、新的辉煌、新的明天。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袁隆平辛勤耕种,不懈探索,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黄大发“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铮铮誓言,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生命之渠”。“道路千万条,职业千万类”,广大青年干部虽置身于祖国不同的地方,从事着不同种类的工作,但踏实肯干、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应烙印心中,扑下身子“加油干”,啃着硬骨“拼力干”,躬身一线“亲自干”,主动走出人生的“舒适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让“实干之花”在党员干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涵养“榫卯之劲”,发扬“有匠心、懂匠艺、爱匠行”的品质。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凝聚着每一位科研人员的“汗水”,从长城故宫的宏伟壮丽,到瓷器丝绸的精美雅致,凝聚着每一位匠人的“心血”,从《诗经》吟诵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再到庄子笔下的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凝聚着对“匠艺”的美好期许。中国共产党人将坚守作为事业,挥洒汗水、精益求精、贡献智慧,练就炉火纯青的技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事业的进步、干部的成长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必须真正沉下心、静住气,练就“金刚钻”,锻造“宽肩膀”,敢于在“易”中思“难”、“难”中求“进”、“进”中求“成”,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像一行、成一行。一方面,要克服畏难情绪,戒掉“讲究”“还可以”“差不多”“就这样”的“口头禅”,以“绣花针”织好“锦绣图”,将工作当成事业来做。另一方面,要克服本领恐慌,“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学会“百家事”,读懂“百家言”,听懂“百家话”,让面面俱到与精益求精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涵养“榫卯之力”,走好“暖民心、办民事、纾民困”道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六个词,总书记为我们科学理解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提供了正确的方向和指导。“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国家特级技师高凤林,用高超技艺焊接飞天神箭;航空“手艺人”胡双钱,用三十年的坚守托举大国飞机翱翔蓝天。新时代、新征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要主动应变局、开新局,广大党员干部就要继承和发扬劳模精神,始终牢记宗旨意识,将矛盾“拦路虎”当作本领“试金石”,敢啃“硬骨头”、敢越“新草地”、敢于“涉险滩”,发扬久久为功的“榫卯之力”,将一切为了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忧人民之所忧,既要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的政策,为人民源源不断的“输血解难”,也要想方设法激发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用勤勉之姿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

(0)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