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札记:我有这样一群“邻居”们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选调生 张丹

天地悠悠逆旅,岁月匆匆过客,不知不觉我已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银江镇阿署达村驻村一年半有余,这里山水灵秀、百花盛放、风光旖旎,有最动人的“悦目景”,更有最朴实的“暖心人”。驻村以来,我一次次走过村头巷尾,踏遍田间树下,在和村民一次次的拉家常、掏心窝中关系越来越近,逐渐从一个“外来户”变成“村里人”,不由间发现和我的一群“邻居”们相处越发融洽。

我的“左邻姐姐”是位“创业能手”。

“留日海归”“企业白领”“20来岁”“金凤凰”这曾是“邻居”鲍进芝鲍姐身上最鲜明的“标签”。2013年,她留日回国后,毅然决然返回家乡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村官”,并通过自身努力,高票当选村主任,全力引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我刚到村子和鲍姐交谈过一次,令我印象深刻,她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得先迈出壮大集体经济的“先脚”,再跟上解决“人”的问题的“后脚”,她坚信只要村里面家家都出个大学生,那么教育改变青年,青年改变父母,再一起改变家庭、改变村庄。

后来,她说干就干,通过引进职业经理人,主导成立了以村集体经济为大股东、注册资本2000万元的金玛缔康养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陆陆续续培育了景别院民宿、故事里康养酒店、星空露营地等产业,为丰富村内经济业态、壮大村集体经济、成为闻名遐迩的“星空网红村”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的“右邻大伯”是位“种果高手”。

“王伯,给芒果套袋是为了防虫子咬蛮?”“对喽,不过这只是一个原因,最重要的是防晒,果子有晒斑就不好卖咯”。5月中旬,在连绵几日的雨水过后,我的“邻居”种植大户王有洪邀请我一起体验为芒果剪枝、疏果、套袋,站在山腰远眺,山体上数千亩的芒果林挂满了“白色”的纸袋。

王伯家里种有15亩多地的芒果,主要有贵妃、椰香、攀研二号、凯特等品种。2022年,他家芒果收获了3万多斤,总收入有6万多元。“套完袋子就差不多了,希望今年价格好点,坐等丰收!”王伯笑着说。

2000年以来,阿署达村开始大量引进芒果种植,20多年过去了,2万亩芒果早已成为了阿署达村的支柱性产业,全村683户村民有650户左右都在种植芒果,每年能够为村民带来超2200万元的收益,真是幸福的生活比芒果甜!

我的“对门大叔”是位“护林好手”。

村里有位“不讲理”护林员,我常常喊他鲍叔,“皮肤黝黑,身穿红马甲,举着小喇叭”,每年防火期见到“对门大叔”鲍和平都是这般模样,20多年以来,他都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巡好山、守好点,向往来村民宣传相关政策知识,清理好“五周五缘”隐患,开好“火炉子”会议。防火期以来,鲍叔一直都是全村最早上班、最晚下班的,我常听到大家对他的评价:“无论是哪个人、哪辆车,想上山,必须过他那关”,即使遭遇刁难,鲍叔也能守住底线,耐心讲解,坚持劝导,用他那瘦弱的臂膀筑起了入山的第一道防线。

所有的一线护林员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是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默默坚守在岗位上,用最平凡最朴实的行动诉说着对森林防火事业的热爱。

我的“斜对门大姐”是位“办事巧手”。

俗话说得好,“妇女能顶半边天”,我的“斜对门”就住着一位“民间高手”村委委员何修敏何姐,不仅业务能力顶呱呱,作为村上志愿队队长,还帮村上解决调解了很多纠纷、做了数不清的好事,直到有一次看到何姐的“工作本”才明白,每一天的村民办事、来访、工作内容,她都会分门别类地写下来,有记录、有回销、有总结。

驻村时光里,我从何姐那儿学到的工作“秘诀”就是一丝不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村里“鸡毛蒜皮”的小事也看成“天大的事”,学到了“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工作态度,也领悟到“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年轻干部刚踏入工作岗位不久,更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时刻把群众的冷暖记在脑中、挂在心上。

耳畔的微风传递着村民们的欢声笑语,映入眼帘的是阿署达村的精彩蝶变,乡村小路上,留下的深深浅浅的印记,是所有乡村干部们坚定有力的步伐,一个个熟悉的脸庞,一道道奔赴的身影,遥望远方,向着乡村振兴阔步前行。

(0)
上一篇 2023-05-26
下一篇 2023-05-26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