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解思维” 做好“四下基层”

山东省日照园林环卫集团 日照市广播影视集团 陈常国 王维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反映福建宁德坚持35年践行“四下基层”促发展见实效的有关材料上作出重要批示。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

“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做好“四下基层”对于转变干部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破解工作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四解思维”,扎实做好“四下基层”。

坚持“理解”思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好“党的声音”。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依据和基础。学习好、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员干部责无旁贷,必须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强烈的政治责任做好该项工作。做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党员干部应坚持“理解”思维。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充分学习理解把握需要宣传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到给别人“一瓢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另一方面,要注重使用让群众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宣传,通过接地气、连心气的宣传方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理论趣味化,让群众人人听得懂、听得进,让党的“好声音”传进千家万户、落地生根。

坚持“求解”思维开展调查研究,打造好“谋事之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视调查研究,善于调查研究,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智慧在群众,办法在基层。做好“调查研究下基层”,需要坚持“求解”思维。所谓“求解”思维,简单理解就是围绕问题展开思维、进行解题。开展调查研究下基层,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克服坐在办公室里“电话调度”“微信调研”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式的做派,做到“下”得去、“坐”得住、“谈”得来、“听”得进。要走进基层、走近群众,紧抓问题“不耻下问”,“甘当人民群众小学生”;紧追问题“不明不放”,“打破砂锅问到底”,“调”出问题和感情,“研”出智慧和办法。要把调查研究的过程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过程、汲取智慧力量的过程,通过深入调查、“心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坚持“化解”思维开展信访接待,实现好“事心双解”。信访工作重在纠纷调解、矛盾化解。基层是群众信访的源头,源头解开“纠结”、化解“纠纷”,消除矛盾,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治本之策。“信访接待下基层”,就是将“群众上访”“被动接待”变“干部下访”“主动接触”,将“浦江经验”和“枫桥经验”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在交心交流、沟通疏通中达到化解心中“疙瘩”、消除“隔阂”,事中化解“矛盾”、破除“冲突”的效果。信访下基层,走到群众身边,到矛盾集中的地方去,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在倾听群众心声中,找出关键症结进行“把诊问脉”“靶向治疗”,对难点信访问题进行重点突破。同时通过法律引导、心理辅导等方式“疏心通气”“化郁解结”,努力实现“事心双解”。

坚持“破解”思维开展现场办公,解决好“群众关切”。“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开展主题教育的目标任务之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基层排忧解难,是“现场办公下基层”的内涵所在。“现场办公下基层”,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心真意为群众办实事、用心用力为基层解难题;就是要“放低身段”服务,俯下身子干事,讲究实事求是、稳扎稳打,力避好大喜功、作秀出彩;就是要朝着“问题”去、奔着“矛盾”解、抱着“骨头”啃,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解难题、办实事中增进民生福祉、拉近群众距离、密切干群关系、推动工作开展。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广大党员干部要心怀人民“下基层”,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最重要的价值导向和政绩所在,积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确保“四下基层”结出丰硕成果、取得实际成效。

本文信息来源自 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1-22
下一篇 2024-01-22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