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 巧执“奋斗笔” 答好“为民卷”

上海市黄浦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甘庆伟

4月1日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文章指出,“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广大青年干部要“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修为民之德”,以“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奋斗姿态,不断擦亮为民服务政治“底色”。

敢为人先,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冲劲,争当为民服务“排头兵”。“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党的二大率先提出,“我们的活动必须是不离开群众的”,“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正是依靠人民群众这个“最大靠山”,中国共产党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强大力量,取得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完全胜利;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彻底变革,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卓越论断,谱写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绚丽篇章;确立“社会主义建设‘三步走’”的前瞻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南,实现了中国人民“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广大青年干部要牢牢把握“群众路线”这个制胜法宝,将“民声”当作“哨声”,谋在“前一步”,干在“早一步”,提升“主动上门解民忧”的自觉,锤炼“马上处理事办成”的本领,做好为民服务“第一责任人”。

锲而不舍,以“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跑好为民服务“马拉松”。“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民服务不能一阵风,虎头蛇尾,不能搞形式主义”,解决民生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个别党员干部把“作秀”当“政绩”,只说不做“空喊口号”,大搞“钦差式”调研,镜头前和蔼可亲,镜头外敷衍了事,变成了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人民群众眼中的“社会毒瘤”。但更应看到,更多的党员干部用“真心、真情、真意”,吹暖了为民服务的“四季清风”。焦裕禄呕心沥血15年,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共治“三害”,换来了兰考的“碧水蓝天”;杨善洲义务植树造林22年,建成林场5.6万亩,为百姓筑就一片“生命绿洲”;邓迎香无畏困难、敢于担当,带领村民苦战13年,挖通了消除贫困的“麻怀隧道”。为民服务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广大青年干部要拒摆“花架子”,善做“实心人”,从点滴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坚持不懈解决好人民群众的“烦心事、难心事、揪心事”,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全力以赴,以“学不成名誓不还”的拼劲,下好为民服务“制胜棋”。“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为民服务亦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所谓“最后一公里”,就是政策服务传递过程的最后一步,也是生成“群众获得感”的关键环节。“最后一公里”打不通,政策就无法“落地生根”,服务就难以惠及群众,社会信任就会受到冲击,政府公信力也将面临挑战。因此,广大青年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自觉拜人民为师,深入群众身边,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从群众中“找差距、明短板、强弱项”,不断增强为民服务“硬本领”;要常打畏难情绪“免疫针”,坚决根治服务缺位“软骨病”,以“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的责任感,一以贯之耕好为民服务“责任田”,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答好新时代为民服务“新考卷”。

本文信息来源自共产党员网

(0)
上一篇 2024-04-14
下一篇 2024-04-14

你可能感兴趣的

投稿指南 网址导航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